不知老之将至
我一直觉得老去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当人老去,渐渐地会发现自己所熟悉的一切逐渐模糊,自己和年轻人变得格格不入,仿佛旧时代的残党,在新时代找不到渡自己的船。但是当我认识了汪老师,我的这一想法动摇了,他用年老的心,努力地拥抱这新的时代,他的确老去了,但他用自己对新事物的接受,作为曾经区里面的教学传奇,他选择让自己融入了新的时代。
第一次见到汪老师是因为他来为我们班代课,我们的英语老师出去有教研活动,于是请来了汪老师。刚进教室时,汪老师就给了我深刻的第一印象:一位上了年纪的老教师。汪老师顶着较高的发际线,拿着一个较大的茶杯,与他们那一代人的主流无异的着装,让我感到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他一开口,我注意到他已经有几颗牙失踪了,他发出的每一个英语字节十分铿锵有力,带有方言的感觉,我知道,当年的英语老师大多带有这样的口音。
这节课是讲之前的作业,于是我可以放心地发会呆,让自己好好地打量这位老师。老师应该不是实验班的老师了,我们班和另外的实验班都没见过他的身影,既然我们老师会找他来讲解,那么汪老师过去应该也是我们学校头部的老师吧,也许曾经的他就这么教着实验班,操着一口方言版英语给当年的学生讲课,神采飞扬,挥洒着作为老师的热情与骄傲。
这是窗外一阵冷风吹来,拍打在我的脸上,让我回过神来。老师刚好给大家讲到这次月考他出哪个年级的卷子,这似乎又印证我的猜想,昭示着老师以前也是十分有面的,可是他现在年老了,只能带着一个平行班,颇有些英雄迟暮的感慨,也许他看着现在的实验班,他也会想起自己的光荣岁月吧!
外面的施工声不间断地传进我的耳朵,我想到了我们的校园,它正在改建,完工之后,老校园的那些影子会彻底消失,以老师的年级来看,应该完完全全地陪伴了这个二十多年的老校区,这几栋楼可能就是他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地方,当这几栋教学楼轰然倒塌的时候,他的心理又将多么地伤心。
正当我在感叹这些的时候,老师讲到了拓展词汇,老师的拓展更加全面,范围越来越外,他讲到了推诿的词语时,我们并没有听清,于是他给我们写出了中文。他拿起粉笔,背过身,高举着手臂在黑板上写下推诿两字。让我们惊奇的是,汪老师写的诿是繁体的,言字旁写作言字本身。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笑一下对我们说:“我这个言字旁是不是写得不规范了?正确应该这么写。”这是我不得不更一步地感叹岁月在老师身上留下的痕迹,老师完完全全从那个时代走到现在。
忽而,汪老师有讲到了甩锅这个词,他先是笑着讲了句“Trump”,我们都不禁笑出来了,心想汪老师竟然还上网冲浪,这么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梗,真是不落下时代的步伐,紧跟年轻人潮流啊!看来为了融入他的年轻的学生,他做了很多努力,怎么一想,似乎也不担心汪老师感到英雄迟暮,他十分乐意做一个学生的朋友,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一节生动的英语课不知不觉就拉下了帷幕,作为第五节课我们本该全速冲出教室去食堂抢饭,现在却呆在教室了争先恐后地问老师姓什么,教哪个班------大家都不愿意忘记这个诙谐幽默,和蔼可亲的老师,也许,这对于老师也是一种认可吧。
在这之后我们便开始注意起校园里的汪老师,有时是在办公室见到喊一声汪老师好,有时会在小卖部门口见到带着耳机骑着小电驴的他,混久了他还会笑着说:“嘿,交出零食!”。虽然汪老师不是我们班的老师,但我们仍旧十分喜欢这个老头,他似乎不是一个老师,而是我们的同学。
之后的那个寒假,我们有一个作业,是采访一个长辈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想,我们几个同学便和汪老师约好了去采访他。我们来到学校,这天正好是老教学楼爆破拆除的日子,我们一起赶到一个看得见的高台来见最后一眼,顺便进行采访。高台对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我们的教学楼即将离我们远去,我们仅仅待了半年,而汪老师却是待了二十几年,他又会怎么样?我们问向汪老师,汪老师只是喝了一口茶,说到:“的确,我从三十就待在这个教学楼,都多少年了,这栋楼当年可是全省最漂亮的教学楼啊。”他又抿口茶,说到:“可是你看啊,这栋楼现在老了,旧了,你就不能老是惦念着它,一切总得换新的,人也一样,我现在老了,体力不行了,就是带一个平行班也觉得累了,本来我是可以退休,但是我不想离开讲台啊,我还是想教书啊,所以我开始向年轻人看齐,只有拥抱年轻人的生活,才可以变得年轻,不至于落伍。你看,现在我多精神,我都觉得我可以再教十年书呢!”
我听着,感觉内心有一丝的伤感,一种悲情涌上我的心头。这时爆拆时间到了,我们都不在说话,看着这几栋老教学楼倒塌下去,我似乎还能看到哪块残骸我之前曾倚在上面,哪块残骸曾是我们教室的一部分。这是我不自觉说一句:“老去真可怕啊!”
汪老师听了,笑着说到:“年轻人不要太老气,别想着老去了多么可怕,你只要不想着你老了,保持着一颗年轻人的心,你就没老。有些我们熟悉的东西的确消失了,但有些东西不会变,这仍旧和你年轻的时候一样,比如我,就一直想教书啊。”汪老师笑得是那么地坚定又淡然,仿佛三十多年的岁月只是一瞬之间,他仍旧是那个教书育人的老师,一切的像本来一样。
听着汪老师的话,我感觉到我自己在这个年纪的杞人忧天。对啊,英雄也许的确会迟暮,传奇也许会落幕,但是人一定会继续走下去,悲凉可能会有,但更多的仍旧是对生活,对事业的坚持,保持这一颗年轻的心,那么就不知老之将至,仍旧做着自己,做着自己一生的热爱。时间或许会冲去很多事物,但冲不垮一颗坚持的内心,冲不淡一生的热情,火热的心永远在灼烧,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