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
“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让13亿中国人吃饱了饭,也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长居世界领先水平。他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个,更是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的传奇。
袁老绝对是一个样子及其普通的老年人,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皮肤黝黑,脸上的皱纹就像稻田里的田埂长在了他的脸上,妥妥的一个农民的样。他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国家奖励的青岛市的别墅,他改成了研发海水稻的科研室;一直都在路边小店剪头;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好几年……
但,毋庸置疑,袁隆平是英雄。
年幼时,袁隆平目睹了一个国家最饥饿、最贫困的场景,每个人都吃不饱饭,正是这刻骨铭心的经历,他与父母争辩,最后如愿报考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坚定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的信念。在国外科学家的质疑下,袁隆平迎难而上,他坚信:“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袁隆平查阅了许多文献,与助手在4年里做了3000多次实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积累和理论数据对比后,终于取得了成功。这样的成功来之不易,袁老在不断被放大的质疑声中,坚持自我,不知疲倦地探索耕耘,勇于挑战极限,彰显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随着袁老年龄的增长,他仍是坚持下田,风雨无阻。袁隆平曾将自己研究小组的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他将自己获得的奖金全部捐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将给为农业做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们……“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撒播智慧,收获富足。”
当袁隆平转入长沙医院接受治疗是,袁老每天都要问医护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回忆当时场景,一位医护人员忍不住哭泣: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还在时时担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功勋写在大地上,留下人间稻满仓。”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人间少了一位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