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
外公是爱瓷之人,家中有许多陶瓷,色彩鲜艳或淡雅,闪耀着动人的光。令我费解的是一件青灰色的瓷器,上面布满了裂痕,颜色黯淡而没有光泽,放在那样一堆好看的陶瓷中一点儿也不惹眼;但它却颇得外公青睐,每天被一双戴着手套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用软布轻轻拭去灰尘。
外公去世后,我见到这件瓷已蒙上灰尘,上面的裂痕也更多了,我不忍让外公生前最爱的物件被时间摧残,便将它带回了家。我学着外公将它轻轻摆在正面开口的柜子里,每天细心擦拭它布满裂纹却异常光滑的釉面,已成了习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它在我的眼中也不再那般难看。
从母亲的口中得知,原来这小小的瓷叫哥窑。哥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最大的特点即是釉面有网状如冰丝的开片。烧制哥窑的窑炉里须特别加入一些稻草,再用高温热火灼烧,这样的磨难使它的表面布满蜿蜒曲折的开片,具有独特的韵味。而人们却很少能想起它曾经受的挫折。我轻轻抚摸着瓷器,看到釉内的气泡满布器表,如珠隐现,一道道裂痕像是美玉上弯曲盘旋的龙,不是触目惊心,而是使人为之震撼,它竟是如此的坚强、美丽。
这样的瓷,让我想起了外公。外公曾经在校园里教书育人,有的时候他曾经一手带出的学生还会来看他,他会乐呵呵地和学生谈半天,他不会主动问学生现在是否出人头地,因为他知道他们也和年少的自己一样不容易。外公读书的时候家里有些困难,他就一边帮父母耕地一边念书,晚上借着微弱的月光看书写字。他自得其乐,带着一颗不懈的心走过了风雨。就像眼前那件带着裂纹开片的哥窑,在众多耀眼的陶瓷中独处,带着独一无二的朴素踏实,安静地走过了几百个春夏秋冬。
思绪渐回,我轻轻把瓷放回柜中。静静立着的它越发动人,那些裂痕不再是累赘,而是涅槃之后不断警醒自己要不忘初心的告示。
我恍然明白,这件看似普普通通的瓷器之于外公的好,是它紧裹在这平平无奇的青灰釉彩中可敬的灵魂。外公予我最贵重的馈赠,也不只是传道解惑,而是他生命之外踏实、坚持的人生态度。既非生来富裕,也不曾对生活曲意逢迎,只须坚持自己的心,在名利富贵中不埋没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就已是精彩异常的一生了。
外公,虽然您已听不到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您就是我心目中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