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传奇)半生玻璃缘,一片菩提心。 董启炎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暴雨开始,这是郑州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大量房屋、农田被洪水淹没,交通瘫痪,很多人被困,也有许多人因为这场天灾失去了生命。微博热搜也从明星事件转换为“河南暴雨互助”话题,远在千里的人转发求救信息,就近的人参与到救援行动中,中国各地的人团结一心一致帮助河南人民抗灾,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善良和互帮互助的团结力量,其中不乏无私的爱国个体与企业,同时也包括一名捐款1亿元的人民企业家——曹德旺。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 ,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他是一个改革开放中的弄潮儿,一个人民企业家,一个纯粹的佛教徒与慈善家。
从15岁辍学在家做生意算起。老曹祖上据说上海望族,祖父曾是上海四大百货之一永安百货股东,但是战乱财富灰飞烟灭,一家被迫回到祖籍福清白手起家。先是跟着父亲做烟草、水果买卖,说的好听做的物流输运,实际就是骑着自行车几十公里赚体力钱,夜半三更起床披星带月是常态。30而立,老曹辞职开始自谋出路,碰上两个潦倒青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找到水表玻璃生意。老曹并非专业出身,工厂难以直接参与,被安置在相对边缘的采购职位。牛人之所以牛,不是摸到好牌打的漂亮,而是一手臭牌依然不折不挠扭转局势。老曹顶着采购员之名,在福州澡堂之中,靠着一点鸭舌几瓶啤酒,编织出来取之不尽的采购人脉网。同时,不请自来登门拜访上海耀华玻璃国企老厂,圈到高工李维维等技术帮手,为后面创业做好了无形资产准备。水表玻璃工厂持续亏损,六年换了六任厂长,老曹保证利润6万承包工厂,并进而进入汽车玻璃领域,决定走出老家,弃乡进镇开办新厂,创办福耀,时年40岁。考验还没结束,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内的汽车维修市场,汽车玻璃基本依赖进口,从日本进口的汽车玻璃一块就高达几千元,成本仅仅一两百元!耿介倔强的曹德旺不服气了,“中国难道只能依赖进口,被迫接受这种不公平吗?”曹德旺义愤难平。“中国人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汽车玻璃。”曹德旺暗想。1985年,曹德旺转战汽车维修玻璃。为了突破技术壁垒,曹德旺勒紧裤腰带,从芬兰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全国各地搜罗技术人才攻关,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考验,终于研制出汽车专用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售价2000元,这已经是不可思议的暴利了,但还是比市场上的日本货便宜了很多。刚刚投产,市场便已供不应求。仅4个月,赚到人生第一桶金70万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动,就有行动。专注的力量,而且从非专注到专注的过程,既已入戏,剩下就是,应景而秀。
2001年至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6年美国商务部部长访问中国时,点名约见曹德旺。
福耀公司生产的汽车玻璃占中国汽车玻璃70% 市场份额的同时,还成功挺进国际汽车玻璃配套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同步研发设计,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在美国、德国、俄罗斯设有工厂。在俄新工厂建成投产时,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发来贺信。
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显示评委非常欣赏他的杰出成就。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
福耀的成功,不仅在于对外贸易,更在于坚守立场。
有一次,某西方玻璃制造巨头的谈判代表来到中国,曹德旺非常重视,邀请了地方的官员陪同吃饭。酒桌上相谈正欢,外企巨头的代表却突然话锋一转,出言不逊,大谈腐败等话题,言语中满是对中国的偏见和轻视。曹德旺立即针锋相对,义正言辞地抨击了该外企代表的观点,这一刻,他丝毫不考虑双方正准备谈合作的事宜以及合作失败给福耀玻璃带来的损失。曹德旺质问该外企代表道∶"你懂中国人吗?中国人把当官的比作父母,你若想与我合作,当着我的面讲我'父母'的不对,请你回去,我们不谈了。"
当时的福耀,虽然很期待这一次技术上“傍大款”式的合作,但外企这种鼻孔朝天的姿态,让曹德旺果断拒绝了这一次合作。
没有尊重就没有合作,外企巨头明白了,很快更换团队进行第二次谈判,最终双方达成合作。
"跟外国人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有国家观念,他才会尊重你,认为你有骨气。"曹德旺耿直地说道。
因为在曹德旺看来,福耀不是曹德旺的福耀,是中国的福耀,当福耀玻璃成了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曹德旺觉得,自己必须回到中国。“为中国人做一片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玻璃”,一直是曹德旺的追求。
如今,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已经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商,街上随便开过来一辆奥迪,曹德旺都可以十分自信地说,“百分百用的是福耀的玻璃。”
曹德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玻璃大王”,但他感恩于社会的理解、供应商的帮助和员工的努力,声称“要在死之前将赚回的钱都回馈到社会”。曹德旺已不久前正式宣布,出资100亿来建设一所公办大学——福耀科技大学,致力于缓解我国现阶段被外国卡脖子的各个困难领域。不仅如此,在新冠肺炎席卷我国时,曹德旺老先生就曾捐款15.5亿用于抗疫救灾。他认为,财富多了就好比身上长了赘肉,去掉一些身体会更加轻松。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企业家,中国能有几人?
2010年月5月,曹德旺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十万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谈起这笔捐款,曹德旺动情地说:“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老百姓生活苦得很。我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知道那种滋味”。因为年轻时吃过苦,曹德旺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用他的话说:“该花一万花一万,该省一分省一分。”为了保证善款发到每一个应该收到钱的人手中,而不是被“雁过拔毛,层层拦截”,曹德旺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并请新闻媒体全程监督,要求基金会每10天向他递交项目进展详细报告。这次捐款从而被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 这也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
曹德旺先生的通透明达,心若菩提,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首善”。在他口中,钱虽是用来玩的,但持戒行商是有规矩的志业。除了心灵和信仰的皈依之外,致力于慈善事业,以回馈社会,曹德旺这些年的作为,让世人刮目相看。自近代史那一页辉煌成为历史之后,能让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闽籍人士不多,真正首善的曹德旺当之无愧。
持戒行商与持戒行善,成就了曹德旺的境界,激励了新时代的我们。
学习时代人物,铭记时代使命,积聚正能量,整装再出发。
董启炎。 萧山中学 高二年级1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