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行,万向纳怀
鲁冠球爷爷,今天,我来看您了。
谁能想到,只手撑起万向的你,竟是一位一穷二白的农民企业家。走进陈列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透过历史的轻纱,与你相约。
你是一个平凡的少年,有着坎坷的青春。贫困限制了你的想象,却无法熄灭你对生活的热情。1944年12月16日,你出生在我们共同的家乡——萧山。那篇作文《秋天的田野》一定让你记忆犹新:如同庄稼一般扎根在田间的庄稼人、如同病稻一样在田里摇曳的精瘦的身影在秋天的田野上、在命运的魔爪中挣扎谋生。你的心中顿生悲凉之意,立志做一名工人。然而,现实再次给你迎头一击,农民的身份在你和城市间划出了一道鸿沟。而你依旧相信,生平代表不了身份,谋生有异于苟活,机会要靠自己创造。生产加工维修,摇船打铁磨面粉······你无一没有做过。岁月在你的脸上刻出了一道道伤痕。
你是一个有为的青年,有着艰苦的创业。作生产原料的钢材太厚,你用气焊将它切割;厂里遇到“缺煤之难”,你跑去火车站淘煤渣;生产缺少材料,你和爱人硬是将一车废铁从杭州拉到萧山······对自己吃过的苦、流过的汗,你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只是用小小的气焊‘切’开了僵化体制的一条裂缝。”
你是一个传奇的壮年,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1974年,闻讯农机用万向节在市场上很紧缺,你立即到有关部门主动请战,并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出样品。你背水一战,一炮成名,从此便与万向节结下了不解之缘。萧山宁围公社万向节厂,是你的梦想起飞的地方。1980年,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万向的产品凭借质优价廉迅速扩大市场。然而,当一封从芜湖寄来的退货信摆在你的办公桌上时,你意识到了质量第一,把桌子拍的震天响,当即追回3万多套次品。面对亏损大半年利润的选择困境,你选择了宁可把这些万向节当废品卖掉,也不愿失了顾客的心。只有痛到“肉”里,才能使质量意识“烙”在脑里,“印”在心上。你笃信:质量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它是一种信心,一种信念,更是一种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引进新设备、引进大学生、引入股份制、学习全球化······万向集团正在腾飞。
如今,全球工厂的建立、万向钱潮的上市、二次创业的来临宣告了万向集团的蜕变;新能源的开发、万向创新聚能城宏图的展开、钱江科技大走廊的行程见证了万向集团的转型。世人会永远记住万向集团,但他们更应该记住一个传奇般的名字——鲁冠球。乘着改革的风浪,踏出坚实的脚步,向八方万向敞开胸怀,你,就是传奇!
还记得你那熟悉的微笑,还记得你那忙碌的背影,还记得人大上有你庄严的一票。愿你,在那边,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