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灭火器
他是一个很爱笑的人,年纪五十出头,一头黑发中掺杂着零星白发,剃着板寸头看起来精神抖擞,不像是有五十岁的人。他有一个妻子,几年前就病逝了,孩子如今也在外地成家了。当他儿子提出接他去外地住时,他笑呵呵地摆了摆手,说:“我老了,不像你们年轻,可以适应不一样的环境,我年轻的时候也去过外地,最后还是觉得家里好。”说话时他看着家门口的油菜花,“说起来我和你们的母亲还是在外地认识的,现在她葬也葬在这儿了,家都回不了,我要走了,那不真成了无情无义之人……”两个儿子和村民们好说歹说,苦口婆心的劝,甚至把村长都惊动了,但他说什么也不肯抛下去世的妻子跟着儿子去享福,儿子们也没办法,只能节假日回村多陪陪他。
他这个人也就在搬家的事上死心眼了点,平时是一个细心热情的人,他闲来没事就骑着自己那辆凤凰牌的自行车出去逛逛,在路边看到光顾着和人谈天,忘记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他还会提醒几句,街坊邻里吵架了,他也会帮着调解。
他还经常帮村委分发物品和通知单,村委给他报酬时,他却百般推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前年的火灾中他的行为了。
农村人预防火灾的意识比较浅薄,于是他向村委提议办个知识讲座,让有空的村民都去听,没听到的他也会趁发灭火器的时候和对方讲解,还亲自演示如何使用灭火器。灭火器本来是每家每户各一个,但因为小周家开了个小卖部,他特意向村委多要了一个灭火器,并叮嘱小周店里也要放个灭火器。于是小周家有了两个灭火器。
小周家是开小卖部的,一般午饭和晚饭都在店里吃,所以为了方便在小卖部里用木板隔了一个小房间当做厨房,还有碗柜也放在里面,保质期长的食物比如腊肉、老干妈、榨菜之类的,就用篮子装起来挂在墙上。这么一来,本就狭小的房间,顿时拥挤不堪。
前年的年三十,他正在家和两个儿子一起包饺子,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喊:“小周,你家小卖部着火了!”,他手都没洗,围裙都没来得及摘,就往外跑,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就往小卖部赶,两个儿子也追着出去了。
他到小卖部的时候,看到人们跑来跑去都在找容器接水滚滚浓烟,从小卖部里飘出来,他拿起自行车兜里擦汗用的白毛巾,在水桶里浸湿,往脸上一绑就冲了进去,冲进去后在浓烟中看到厨房中火光闪烁。他走近一看,发现锅里不知道在煮什么,周围杂物太多,活越烧越旺,已经蔓延到了煤气罐上,再这样下去,煤气罐爆炸,小周家的小卖部也要没了,他在心里想到。他在滚滚浓烟中四顾,终于他看到了墙角已经积灰的灭火器,他冲过去提起灭火器上下晃了晃,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一手提灭火器,对着煤气罐瓶口处压住灭火器的上下把杆,随着喷管喷出干粉,火势渐渐小了,火一灭,他就扯下脸上的毛巾垫在煤气罐上,把煤气罐拿到了外面,还不忘提醒别人跑远点。
事情结束后,小周家对他十分感激,原来是小周他娘在店里煮了碗粥,结果记性不好,给忘了,这才引起了火灾,好在抢救及时,损失不大。
“爸,您就这么冲进去,万一有个好歹,那不是自找罪受吗?”小儿子担心地说道。
“这个村里对消防知识最了解的就属我了,我要是不出面,人家这店可就烧了。”他抹了把额上的汗,“再说,小周家一半的收入都是靠这家店,店要没了,你让人家怎么活?”
后来这日子还是照样过,时间久了这件事渐渐地就被他遗忘了,但小周没忘,村里大部分人都没忘,有人说:“这些事换个人也能做,但到最后偏就他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