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传奇】《春华》张飏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
——题记
晨钟
初次和他见面是初晨,在水波平静的湖畔。
勾画的救火英雄似乎和眼前这个并不高大的叔叔相去甚远,他面貌和善,笑容和蔼。他站在长长一排小红车旁边给志愿者送水,背后是他守护的山坡和湖水。
那时我尚幼,只知道孔阳叔叔在公交车着火时勇敢地在前方战斗。后来长大些,找到描述火情的只言片语,那个胖胖的影子抖开水带大声指挥的画面,那副热忱的面孔汗如雨下面迎热浪的情景,在脑海里叠加鲜活。
“我只是做了普通人在危难时刻做的普通事。”他这么说。滚烫、焦急、破碎,那些当时涌现在脑海里的词汇都一掠而过,只剩下救人、指挥、冲锋。他在人群散尽后离去,带着满头的干粉,像喜剧里的英雄没入夕阳的斜影。
初见时我想,看起来平凡的人竟然会有如此惊心动魄的经历。后来我明白,或许很多这样的人都路过我的身边,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节点发出铃声,带领我们向前。就像在那次火灾中一起帮忙的数十位市民一样,他是指挥,他们是队友,他们都匆匆路过,却汇集在一处。拧开的矿泉水瓶,砸烂的摩托车锁,互相对望的灰色面颊,不过是零星的见证。
有时候太阳黑子的爆发,就像黎明后的一次突袭,这个男人站出来,和身后的人们一起迎接初晨,制造传奇。
湖水流动得平静,是晨光的伴侣。
朝阳
再见也只是匆匆,那天湖水依然清澈。
与他在志愿活动现场偶遇,东奔西跑忙碌的模样深入人心。也是那一次偶遇,才了解他的日程表上永远不变的排期便是每月一次的献血,每月至少一项的志愿活动。从春日清晨到冬日傍晚,从春花到冬雪,献血时微扬的嘴角,工作时忙碌的身姿,照片里静态的笑容,再见时不变的背影,原来一直奔跑是如此困难又如此明媚的事。
我觉得他很熟悉,像是报纸上总会出现的乡镇干部,又像是生活里偶然发现的善良路人。和那些网络红人有千里之别,和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也不尽相同。就像是湘湖,不似游人如织浓淡相宜的西子,但淤泥不染又清新傲然。
这或许就是一类青年里的一个,他们活跃在献血车、防疫点、福利院,在所有需要他们的地方。我记起他和青年志愿者们握手的瞬间,和新青年的徽标是那样相像。他们何尝不是新青年,隐没在人流中平凡又重要的人物,偶而会在沙砾里闪光的珠贝。
我看见未来那些足迹依然存在,献血的青年或许渐老,但献血的青年又会不断出现。血注入了新青年,新青年的血延续下去。不管在哪里,生机勃勃,血脉不断,传奇永存。
曦光
“春华岁岁同。”
从前,阳光撕破昏暗的初晨,炸弹叫醒昏睡的人们。青年者,前仆后继,成为一枚枚炸弹。
如今,我们无需惊醒,却必须清醒。青年者,便成为闹钟,“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地啼鸣”。
用传奇形容他们绝不出格。一个他,名叫孔阳,是叔叔也是榜样。所有他,叫春华,是战友也是后盾。那些蓬勃的力量从当年的北大涌入我们所处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加入,我们共同奔赴。
高矮胖瘦,微笑严肃,无关他们的传奇性。
任何职业,所有青年,都是他们的接续者。
这些活跃的青年,在人生之春、人生之华,名为春华,意为青春也意为春花,绽放、燃烧、逐渐响亮。
他们就是华夏的春华,不灭的神话。
(作者:张飏,浙江省萧山中学,高二,230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