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江南雨纷纷 沈羽桐
幸福在“浙”里
——江南雨纷纷 沈羽桐
三月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留下了水乡的记忆,也早早接来了梅雨的时节。
雨在这个春夏两季即将相会的时候,总是最常见的。尤其是位于南方的这块土地上,总是充满了雨的味道。接连两月的雨落下来,街头、巷尾,连屋内也是这湿漉漉的感觉。那刚刚绽开的几树樱花,也失去了它的味道。全被雨打落在了地上,故这江南的土地也变得芳香了起来。
雨季叫南方人来说,也算是折磨人的。总是盯着那檐上滴答着的雨滴,也是会厌。出门几分钟,鞋里也已灌满了水,而袜子、鞋子总是又要洗的。可洗了却又干不了。南方的乡下一般没有烘干的习惯。老人们也更爱太阳的味道,往往让人在雨季发愁,更甚的便是这梅雨季了。不管如何保存也总是会长出“白毛”的物件吧,家中也就总是“孢子”占据一方的情况了。除也除不掉,赶也赶不走。
但江南的人们也都爱着这雨季。雨落下来了,老一辈人就会知道这会儿是个什么季,该做些什么。二十四节气往往是他们掌控时局的“法宝”。而那些“神算”们,抬头看看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这些城市长大的孩子觉着新奇的事,就像真通晓了天机般。而这时候,雨多是带来生机的。较春雨不同些,它更狂妄,爱土地更加热烈。所以才会叫人有些许承受不住。
在江南水乡曾经那些古镇里穿梭着,人与景总是极美的。那把油纸伞总是携着诗情,又夹着画意。怪不得总让那些大文豪、大诗人们留恋。若是神仙下凡也会不想离开的。在雨中,又像是在画中,吸饱了墨汁,带着浓浓的酒意,叫人醉!而在这,偏偏还有着尘世不可或缺的烟火味儿。点起红灯笼,挂在檐下,架出那些刚蒸得喷香的糕点。让那些被雨冷落的行人,又将心暖了起来。听着雨声品着茶,吃着糕点,是最妙不过的,也是老江南人最爱干的。走不了家门,便招呼着亲戚好友饮茶谈天。雨季也就在件件家常中被度过。
那些古镇原来的味道,都是极好的,可惜大多都在翻新中变了模样。叫人发现,保护了起来,重新涂刷了颜料,也就以“新”代“旧”了。还只是留了个供人谈论的“古镇”的名号罢了。
雨在墙角上“刷”下的痕迹是难再抹去的了,屋子会潮,被褥会霉。但是江南的那些老味道,永远都不会散,是印在那些屋瓦墙砖上的,长在那些人心上的。溶在了血里,那就有了江南人的样子了。
江南的春夏秋冬,总是让人觉得像是一个样子,只不过是雨下的多或少的问题罢了。虽说是这样,可它的冬天,到底还是有冬天该有的样子的。虽没有银装素裹,一片雪白,可仍是会有飘着小雪花的。说起来更像是小冰晶,就是那些夏天的雨,到了冬天,换了个模样又照样落下来了。这不过还是个“雨季”。所以南方的雪不会像鹅毛那样轻柔,而是更像冰渣子打到了脸上,出门回来又是一身湿。南方人也就跟这雨、这雪一样,总是水灵灵的。
兴是江南的这雨雪,就有千万种的形状,江南人就被这水圈在了这块土地上,一同生,一起死。江南人俏皮且又机灵,总是活跃在历史的名册上。江南的天气与佳人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在这里没有什么幸与不幸。因为有这些景,这些人和这些事在这儿,就都是美好的。
沈羽桐 德清县高级中学 高一(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