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是一片温暖的港湾
“浙”是一片温暖的港湾
安东尼曾说:“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在“浙”里,有人给你成全和依靠,暖心守望着你前进的每个步伐。是否还记得温州一位五岁的小女孩,她独自一人行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身后是一辆警车,始终缓慢地跟在小女孩身后,直到女孩安全到达目的地。小小的身躯安然前行,或许是因为身后有着默默守护的目光。在岁月静好的背后,一定有人替你守候。
在“浙”里,有人给你真诚和感动,心中荡漾着一股股暖流。宁波的一组照片刷屏了朋友圈——在一场狂风暴雨中,一位住在楼上的老大爷朝着窗外撑起了两把大伞,那是因为楼下的邻居晒着衣服和棉被。这小小的举动,让这场暴风雨不再寒冷,让邻里之间充满了温馨。在不同的时空里,同样是一场大雨带来了温暖——在杭州的一所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伞伞”发光的老师们。当大雨倾盆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撑起了大伞,为孩子们搭建了一座爱心彩虹桥;更感人的是,老师们把伞倾倒向孩子那一侧,而老师的背部却裸露在风雨之中,被大雨打湿。村上春树曾写道:“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的温暖,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成为善良的人。”
在“浙”,有人给你温暖和希望,永远为你遮风挡雨。就在几天前,温州泰顺县城响起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一名正在路面执勤的女交警,在雨中脱帽肃立默哀,一位路过的大妈默默走到女交警的身后,为她撑伞,一同默哀。也许生活有它冰冷的一面,但它的底色永远是温暖而美好的。只有当你的内心有了真正的爱意,你才会有力量去给予别人温暖,也才能得到这个世界温暖的回馈。
在“浙”里,有人心怀赤子之心,至纯至真,感人至深。故事发生在疫情期间的湖州,一名老人来到社区,在桌上放了一沓崭新的一百元钞票。而后,他朝着工作人员深深鞠了一躬:“国家有难,我就要出份力。”说完转身就走,工作人员想让老爷爷留下名字,他却拒绝了。“要写名字,应该写一名知恩者。”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83岁,是一名老党员,他的家庭并不宽裕,他靠四处捡废品为生。一万元对于他来说,是多少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的积攒。国家有难,他却没有一丝犹豫。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尽心为善,虽远必应;致敬,知恩者!
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被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所打动。犹如一杯热茶,淡然间沁入心田,温暖了一整个深秋。有时候只要一个拥抱,一个眼神, 便带来无限的温暖;有时候只要一段文字,一次相惜,便留下永久的感动。
“浙”里,永远有着温暖的牵挂、亲切的话语、关心的眼眸。无论你身在天涯海角、亦或是闹市荒野,“浙”里都永远是你的家。“浙”里,是爱的归宿,是幸福的摇篮,是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