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幸福在“浙”里】故乡 徐韵好

作者:徐韵好 投稿时间:2020-09-20 12:30:30

故乡

我坐在车上,看向窗外。

正值春暖花开之季,连枯木也泛新芽,车行进着,路旁树木挺立似在向我行注目礼,一切显得熟悉又陌生。突然间,一道身影映入眼前,那是……大榕树。

我贪婪地望着他,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曾为我们遮阳挡雨,并以身躯护佑这方土地。

出租车开至树旁停下,我却忘了下车。直到司机唤我一声,于是脸颊红上大半,与他言,“多年未归,情难自已。”

“哎呀,理解理解,年轻人,可要好好看看自己的根呀。”

循着记忆绕过大榕树,沿一条水乡常见石子路缓步向前,第四幢楼,便是我的故居所在。

可是……楼呢?

我茫然看着这一幢商业楼,看不见往日亲切身影。

“姑娘,你瞧瞧这新建的楼,最近温州发展可是瞧得见地越来越好,真好啊。”

那服装店主在门前扇着风与我说话,我听见了,我听见了不理解。固然城市发展如日中天,可我们这些人在城市角落如浮萍一般进行着艰难的呼吸,因为,我们已经失了根。

我不知该回她什么,似逃一般租借一辆自行车,欲骑它绕城一圈。

曾一待便至太阳落山,于是伴随余晖进行阅读,而感受先人笔下的过去的书店不存了,仅见孩子在街上奔向公园,书店渐渐化为了尘埃;旧时朋友小鹿居住,我们曾在阳台上以针筒为水枪嬉戏,在卧室细语半响随后共眠的楼房不在了,只观多位青年进入一条商业街;而那曾奋笔疾书以完成作业,闲暇时间则在空地旁寻觅四叶草存在的厂房,更是荡然无存,所处之地,立起一座居民楼。我生存过的痕迹正在被抹去,童年的记忆化为乌有,碎在地上,嘀咚,发出清脆响声。我眼前的楼房被雨雾遮盖住,雾失楼台。

我笑我此刻尚有闲心联想秦观诗句,可此刻的我与失意的他,心情上又有何区别?我的故乡已经沦陷,我此刻便是戴望舒笔下的游子,沉浮在花海之间。

思绪飘散着,我在突兀间,毫无转折地发现那游子……并不是我。那似乎是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化标语在楼房上飘荡,“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不等不靠、依靠自己;闯荡天下、四海为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我注视着它,这是我的故乡最为重要的根,精神文化品质。

游子寻回了他的故乡,得到了他的根。

我细细咀嚼着这三十二个字,一种共鸣从与大地连接着的脚掌传至心中。这是……我的根。是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心怀天下并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求知务实,自强不息,敢于创造的精神内涵。它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消失,不会因为社会的变迁而消散,更不会因为建筑布局的改变而不见。

我在离开故乡的拼搏岁月中,对于出现新颖事件总第一个提出接受任务;调查时遇百姓误会得恶意对待不觉恼怒;而访问对象百般不配合我却不放弃而欲寻新的切入点以完成任务上看见了温州精神。我身体里流着温州的血液,有着温州的标记,这些东西,不会因为我在哪,离开温州了多久而失去。我生在温州,长在温州,我继承了这份品质。这才是,真正的根。

于是我骑着自行车,往回走。

旧厂新楼里被单服装正迎风招展,其中二楼一位正将被单用夹子固定在钢管上的大嫂,脸上只见笑容,嘴巴轻轻张闭,似乎在哼歌;旧区新街内店铺的灯光即使在下午也明亮,有一对年轻情侣,青年眼中含着满足,一手中提满了各色购物袋,少女神色兴奋,指着不远处一家卖咸菜冰淇淋的店铺;旧店今园中孩童笑声即使相距较远也可听见,那是发自内心的愉悦,骑近后一位活力十足的阿姨正将右手握拳上下挥动,引领着一群年岁相仿的女士跳女团舞简易版,旁边有她们自己拉起的横幅,小区比赛,勇争第一!

我将自行车停下,于等待出租车时间内,看她们随音乐舞动。一群少说年满五十的阿姨,却跳着差十几个代沟的女孩们的舞蹈,这显得多么奇特。但也正常,她们是温州人,不屈服于年纪的束缚,自强不息,敢于表现最好的自己。

出租车开上长久距离,从市内到了市外,计程表上数字从11跳到了18,我看见“菜刀皮刀裁缝刀”,看见在客流量极少的角落尚有小卖部开着,也看见火车站车辆之多以至于一步一停。人们在这座小城市奋力生存,同时也会向他地而去,敢闯敢拼。

我坐在车上,看向窗外。

 

 

徐韵好,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一四班,指导老师:郭老师。

活动简介

为激励青少年的爱国爱家乡情怀,坚定他们对祖国和家乡进一步昌盛发展贡献热血和智慧的决心,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中学生天地杂志社在全省组织开展“幸福在‘浙’里”浙江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本次比赛为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进入中小学校的14个全省性竞赛项目之一。

开始时间:2020-06-12

结束时间: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