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 “浙”里的雨 金桥盛
“浙”里的雨
窗外忽然间又飘起了雨,在模糊了人们的视线后,余下悠远的雨声。
“浙”里的雨是纯真的。
窄小的街道上,流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的衣领间大都绕着一条红领巾,不知谁先起的头,喧闹的嘈杂声顷刻间传了开来。直到那群稚气未泯的学生进了学校,街道上才得到片刻安宁。但他们仍不会安静。在一张张褪了色的木椅上,他们与那些停留在树梢端的鸟儿一较高下,直到他们的朗读声覆盖了学校里的每个角落,等空中的鸟儿急得盘旋在窗口,他们才会慢慢聚拢在操场上。在那里,每个人都出神地望着空中飘扬的国旗,奏唱起属于他们的歌谣,新一代的他们真切地诞生。
中午,等这闪着光的校门即将打开时,另一群人早已等候在外——孩子们的家长。每个人神态各异,有的沉默地站在原地,有的迫切地左顾右盼,但当那一群孩子蜂拥而出时,都不约而同地朝着自家的孩子挥手,微笑,顺带讲起一口温馨的地方话。作为他们的长辈,每个人都殷切的期望着他们的成长,在教育的旅途上,他们维持着爱与被爱的纽带。雨淅淅沥沥地下起,好似一场春雨。
“浙”里的雨是热烈的。
崭新时代的钟声已响起。环顾四周,不只是一座座林立的高楼大厦、干净宽敞的街道和古色古乡的老店,还有那些城市里的人们,他们才是城市的繁华之源。看那些来往的人群,从街道的一处突然出现,怀着不同的心态与目的穿梭在街道两旁。
先看那群树荫下的人们,安静地等待着公交车,社区巴士的到来。公交车依旧是拥挤的,但人们却早已习惯在一间车门前进出,各自不说话,却显得分外有序和自然。相比于坐公交车的人,社区巴士上却是另一番风景。仅有的两三排人坐在一辆巴士上,在时间的推挤下相互问候与闲聊,窄小的空间拉进了他们的距离,在这有限的范围内叙说起无限的故事。
再瞧着那家普通的包子店,店门口竟排起了两三列的长队。其中,两三个人戴着手套,娴熟地套弄起一袋袋的包子,只有在双手递给顾客时眼睛里才透出一股精神劲,连着微笑说:“您拿好”。如此反复,但每一个顾客都能听到不同的话语,拿到一份相同热度的早餐。
往城市的尽头看去,树荫下,店面前,高楼里,哪都有他们的影子,在他们匆忙的脚步下流淌过的时间,与那街上排着队的车辆共同碰撞出紧张的音律。不知不觉中,雨声已大。
“浙”里的雨透着一股清香。
一间间屋檐下,人们立于窗前,为端午节的粽子准备着。他们将粽子的制备方法记在心里,糯米、大米、粽叶、捆绳……先在糯米里加入大米,用水淘好后小心地加入配料,再开始洗粽叶,切肉,直到最后用粽叶包起,完成一个散着清香的粽子……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有了一盘热气腾腾的粽子,有用自己的心血做出来的,也有用血汗钱买来的。人们又将这片粽叶轻轻剥开,在一片欢庆中度过佳节。但黏在手上的糯米,却怎么也洗不干净,只因为粽叶的清香氤氲在大街小巷里,散到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停息。
“浙”里的雨还藏着一股深沉。
当傍晚悄然推开天际的大门,山头上的那轮醉人的红日才忍心开始落下。仿佛全世界的人们都渐渐安静,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只余下少部分人停留在夜晚的城市中。独自站在阳台,感受着拂过脸颊的晚风,望着远处逐渐变为深蓝色的天空,渐渐明亮起的高楼,荡起涟漪的湖面,不禁沉下心来,回忆起白昼时的劳碌与欢笑。
直到所有的灯被夜晚点亮,才能窥看到这片夜景。远处,那一排排高楼在颜色各一的灯光下分外绚丽,被霓虹灯装饰的大桥还承载着车辆通行。近处,灰暗的山丘,深色的树林,时不时留下灰色身影的飞鸟,与淡雅的月光共同倒映在人们的眼瞳中。而这明暗交织的夜景,在显现出它的静谧的同时,也赋予了人们倾听的能力,人们好像能听到风吹过的声音,听到街上的谈论,自己的心跳,一切都渐渐安静了下来。与白昼时的物质发展不同,人们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浙”里的雨依旧下着,滋润着所有栖息于这片土地的人们。
蓦然回首,雨丝飘落之际,原来幸福在“浙”里。
姓名:金桥盛 学校:温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年级:高中一年级
班级:高一(3)班 指导老师:郭林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