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日出》沈俣蓉
日出
淡淡的,轻薄的月光笼罩下来,蒙住这一片小小的,方寸之地。慢悠悠路过的电动车,慢悠悠地路过着,行人优哉游哉,踏着空明积水,挥起手来,和远处的老熟人遥遥招呼一声,走近寒暄两句,又各自散开去。
橙黄的灯光洒在我的身上,竟让我在这略有些料峭的春寒里,感觉格外暖和。
“呲啦——”豆腐块落进油里。“辣的要吗?”摊车里的叔叔抬起头来,问道。“不用啦!麻烦香菜多放一点,谢谢!”我脆生生地喊道。“我要两份!”这是老张,我们之中的老大。“那个老张啊,你过会儿能不能分我一点儿啊?我只剩下两块钱要留着买饮料。”这是小夏,年龄最小但是最硬气的“夏哥“。”我给你一盒吧,反正我还有十块咧!”“谢谢老张!”“嘿,不客气!”老张总是有很多的零花钱,能买四盒臭豆腐或者好几包零食,她也很大方,一挥手就自有满身的气派。
我们这群人,阿静的奶奶是“老板娘”的姐姐,老张的奶奶、夏哥的妈妈,以及我的父母都是“老板娘”的客人。一群性格迥异的小屁孩,因为父母长辈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彼此童年中最亲近的人。我们常常就像这样,买了路边小吃,随地找个铺了地砖的台阶坐下,聊一聊或恼人或有趣或伤感或愤怒的“大事”,时不时也会伤个春悲个秋,指点一番山河,然后这几张能耐的小嘴就会被零食填满,发出含糊的笑声,看着街边的夜景,打着哈欠静待十点大人们麻将散场,然后挥挥手,明天再见!
太阳正从西山落下,余晖染得世界尽红,万物皆紫。人们行色匆匆,挎着包,和偶遇的朋友点个头,接着继续匆匆。“你就大胆地往前骑好了,不会摔的,我保证!“夏哥不怎么有耐心地劝我,像是被我气得有些脸紫。我试探着,抬起了脚,放在自行车的踏板上,”真的?你别哄我,我真的怕……“”哎呀,你就放心好了,我扶着你,老张跟阿静也看着呢!“我小心翼翼地往前蹬了一下。诶?没摔啊!接着又往前骑了一会儿,渐渐开始得心应手起来。”你看,我就说吧,不会摔的,你这自行车还有俩辅助轮呢,有啥可怕的?这下会了吧!“夏哥的喊声从我身后传来,显得有些遥远。我沿着落日的痕迹骑着刚学会没多久的自行车,夏哥她们跑向我,”你别嘚瑟,慢点儿!““哈哈哈哈哈!”影子也渐行渐远……
后来,太阳在我们头顶的时候,夏哥跟着她妈妈搬走了,我不知道她去了哪,只是再没遇到过。老张上学忙起来了,只剩下我和阿静了。夜晚开始热闹了,却显得很没意思。再后来,我也跟老张一样,忙起作业了。街上的车子多起来了,人好像也多了,路边小摊没有了,店铺不会那么早关门,门口的台阶上也就再没有吃着小零食的小屁孩了。
世界好像突然长大了,我从坐在父亲的肩膀上,到他牵着我的手,再到我搭着他的胳膊;从小学到初中,再从初中到高中;从深夜到傍晚,再到正午,我好像长大了,因为太阳在升起来。电动车少了,但是汽车多起来了;人们忙了,但是时时刻刻都在聊着东西南北;小摊没了,但是餐厅正在多起来。我回忆中的小地方像是不见了,但又像是长大了,因为太阳,在升起来,
后来的后来,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带着一丝微凉的晨风,我拿起刚买的手机,“喂,老夏,聚一聚呗,叫上老张和阿静,对,还在这里。”
还是这里,这个小地方,没有什么特殊的情节,只是在某一个日出的早晨,我拿着手机,回忆着臭豆腐,回忆着那个并不暖和的石台阶,回忆着那辆我半天学不会的小自行车,然后拨给了我的童年,告诉她们
:“日出啦!”
沈俣蓉
德行县高级中学
高一(5)班
丁红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