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幸福在浙里】《吾个乡窝》(姚恺祺)

作者:姚恺祺 投稿时间:2020-09-18 22:59:55

人间烟火气,最抚常人心;三分菜圃三分田,种花种稻又种棉。


 ------题记


抛开脑畔那些琐碎伶仃的杂事,舍去身披着的轻狂浮躁的外衣,依稀闻得几声不知何处传来的叽喳,直勾着我的思绪与灵魂,越过钢筋水泥,略过车马喧阗,牵我回那鸡犬桑麻的乡窝。


童年的记忆被乡窝占去大半,记得大槐树下的自己和小伙伴一呆就是一天,我们会聊聊梦想,唱唱童谣,又或者压低声调地谈论着妖魔鬼怪,牛马蛇神,不过闲暇之时我们都爱看天。且不说乡窝的火烧云有多美,在我看来指不定是自然这位艺术大师,看田间耕作的伯伯太过乏味,这才战战兢兢地给以往单调的天空铺上一层金黄的底色。正说着,远处又飞来一群白鹭,想必是刚从周边哪个鱼塘饱餐了一顿,正扑哧着翅膀往家赶,农民伯伯似乎也注意到了这划过天边的白色小坏蛋,直起腰,仰起头就向上瞅,又举起自己那满是泥垢的粗手察汗,一会儿功夫脸全黑了,我们都笑了,笑到整块稻田都荡漾着我们的欢声,笑到不知不觉传来远处外婆的呦呵声,这才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粉尘往家跑,一路上我还隐约听见背后那位老伯伯含糊的念叨着:“两个小巴西唉”。


没有玩伴的日子,我会带着嘟嘟出去溜达,说是我溜它,可最后让人看着的是我跟着只狗大街小巷的串,可以说童年乡窝的都是嘟嘟带着我走过的了。从前老想着放假就往乡窝赶,是为了去看嘟嘟,现在嘟嘟送走了,我便只能满脑子的念着路了。乡窝的路是与众不同的,它由一条很小很窄的水泥路连接了每家每户,朝朝暮暮来往的人并不多,要么是些干完农活的伯伯,要么是几个刚从集市回来的妇女,再要么就是整日整夜七撒撒的我。路上偶尔遇到三两个认识我的叫不出名字的‘陌生人’,我只得傻嘿嘿地,又不缺人情味地,点点头,咧咧嘴招呼,心里的滋味不比高照的太阳来的火热。通往田间的小路就没有铺陈水泥了,沿着田径向西,穿过稻田,到了京杭运河,我所看到仅仅有两岸高高的河堤以及那航行着的货船,但听妈妈说,她小时候这里是个坡型的河滩,里面有虾有螺丝,那时候的水还没有那么浑浊,反倒村里的孩子都来这游泳捉鱼,后来工厂兴办起来了,船多起来了,经济也发展起来了,这才有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也许这种我们享受不到的欢乐对前一辈人来说才是最宝贵,最珍惜的吧。


令我欣欣向荣的还有乡窝的树,那几亩亩的地不光种水稻,还有种玉米的,种枇杷的,更有种桑树的,在我的印像里村子每到一定时段便会开始兴师动众地养起,外婆当然也不例外,到那时候,我便到处去采摘桑树叶子喂给这些小的可怜的家伙们吃,也不管是谁家种在那的,在乡下,老一辈的都不管这些,顶多被主人撞见了招呼一声,也没见得那人脸上有什么不情愿,或是他看在我小孩子家家的不来斥我,又或是这户人家阔气大方,便草草了之放我去了。回到家,我便开始把玩起蚕宝宝,好归好玩,不过它们最终只能落得个“到死丝方尽”,想到这,我不敢再玩下去,忙放回大竹扁里跑去玩了。跑到河边,瞅见一群鸭子,它们的羽毛上都做有颜色标记看上去分外洋气,瞟你一眼又傲气的顺着水流游走了,我也曾好奇地问外公它们难道不会走丢?外公说:“怎么会,他们还得回家吃饭去哩,再说这乡窝这么小能跑去哪?”


乡窝是小,小到车辆不能并排通过,它也堆不起多高的楼,多大的厦;可乡窝也大,大到人间百味,一应俱全,乃至给人一种天下为家的温馨的错觉,可那又仅是我的错觉吗。粗茶淡饭后的闲谈,老一辈的说乡窝以后也会建起高楼大厦人来人往,年轻一点的则说乡窝以后就是个人烟稀少的荒村。月上柳梢,一声鸡鸣撕破这夜,一刹那,安静的只剩下不知哪个草丛蛐蛐的吱啾,门前被帐子罩着的鹅也竭力挥动起翅膀蓄势待飞,三两句话的嘻嘻哈哈后便都散了场。夜深了,外婆弓着我往家走,我提着灯给外婆照,星空很美也很大,一路踉踉跄跄的走,又一路痴痴迷迷的望,我没说一句话,我知道我所看到的不只有光......


眨眼间物是人非,隔岸的水泥厂关了,又有高架从田间立了起来,没人知道乡窝未来会怎样,朝阳还在缓缓升起,雄鸡仍是准点啼鸣,春笋依旧雨后破土,这里则成了我深深依恋的避风塘。即使是环游遍整个星系,也找不出比这温柔乡更加透亮,纯净的星光。


德清县高级中学 101 姚恺祺 指导老师:丁红兰

活动简介

为激励青少年的爱国爱家乡情怀,坚定他们对祖国和家乡进一步昌盛发展贡献热血和智慧的决心,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中学生天地杂志社在全省组织开展“幸福在‘浙’里”浙江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本次比赛为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进入中小学校的14个全省性竞赛项目之一。

开始时间:2020-06-12

结束时间: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