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种子正在成长!
“浙”里,种子正在成长
秀州中学高二(17)班韩笑指导老师:雷欢
我们是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打神秘的西北走来,熟识西北大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凉壮美;赏过黄土高原“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的雄浑质朴;初识江南水乡“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灵巧秀美;我们经过3800多公里的跋涉,横跨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在“浙”里安家一一嘉兴。
在“浙里”,底蕴深厚浸胚芽。我们的学校,嘉兴市秀州中学成立于1900年,至今已建校120周年。我深深地被她震撼到,是在去年冬天。那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天空中还稀稀落落
地下着雪,老校友们不畏严寒的来为我们献墨宝、送春联。我看见进来的都是一些高龄的老爷爷、老奶奶,有的老人银丝已被雪花浸湿,有的老人抱着两大卷宣纸向我们小心走来,有的老人忙着褪半旧了的皮毛手套。霎时,我的鼻头一酸,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或许自己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但还是愿意尽自己的力量为母校做些事情,为自己的学弟学妹做些事情。当看到他们颤抖地写下ー个个雄劲的字时,我动容了。一瞬间我突然理解人们说到百年名校时眼里的的倾慕与敬佩了。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底蕴啊!这就是秀州中学120年来在历史长河里一点点的沉淀啊!那一刻,我懂得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在一点点浸润着我们这些胚芽。
在“浙里”,春风化雨润幼苗。种子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渐渐破士而出,成为一颗颗幼苗,幼苗们在这里邂逅了春雨。嘉兴的雨总是很任性,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我们的
班主任是一个细心严厉的奇妙超人。在天气多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去哪儿里都把伞带上,“这里的雨与新疆不同,淋了是要生病的!”在我们跌入低谷的时候,他为我们加油鼓劲,“你们千里路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在我们的努力付出得到回报后,他带我们做游戏,“大家都累了,今天我们一起做游戏,来换个更灵活的脑子!”在数学课
堂上他更是用过硬的教学能力,紧紧地牵着我们的心。在“浙”里,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春风化雨的教诲,正润物无声的滋润着我们这些幼苗成长。
在“浙里"”,自强不息小苗长。有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小苗们开始自强不息地长起来了!因为种子们知道他们来到这里是将幸福播种,收获更多幸福的果实,然后去妆点祖国
大地。有人说最幸福的状态莫过于还未实现目标时奋斗的状态。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在“浙”里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我们愿意下功夫去慢慢地把我们不懂的题一道道啃下来;我们乐意在朝阳初升时打开课本开始崭新一天的学习;我们宁愿舍弃睡觉的半小时去刷几道题;我们喜欢在口袋里装几张易忘的小纸条在碎片化时间里多看看。我们这些种子们,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一股渴望冲破一切努奋力生长的劲儿,一股不惜一切努力扎根的劲儿。这里将成为我们的幸福之地,因为这里融进了我们的血、泪和汗水。
这些种子正在慢慢长大,总有一天它们会成为一棵棵大树,它们的根将深深扎在这里,最后开出满树满树的繁花,散落在祖国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