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家乡的“变” 温州市五十一中 高一(6)班 白陈灏
现在不少人都拼命往外发展以谋求幸福,但我认为幸福其实就在“浙”里。
现如今,国家70年内飞速发展时,国家富强了起来,中国不再是70年前一穷二白的中国,而温州也不落人后,温州也不再是那个为温饱问题而烦恼的温州了。
曾经的温州,部分落的地区,读书还需要潘过大山,走上百里路才行,就如腾蛟镇的数学家苏步青曾经读书时,他父亲带走他走了100多里路,到平阳县读,我也曾去过苏步青故居参观过,他的房间十分的狭小,且内部布局简陋,仅一桌一椅一床,这足以可见当时条件之艰苦。
然而现在的温州不同了,公交车代替了劳累的步行,宽敞的马路代替了泥泞的山路,明亮的节能灯代替了昏暗的蜡烛。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是街上在一大亮点,这都得益于温州不懈的努力和经济的发展。
现在温州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不仅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正确的政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农村通公交,使我外婆家(文成)便利了不少,以前未通公交时,去一次县里很麻烦,而通了公交后方便了不少,时间缩短了近一半。小时候的外婆家,一到夏天总是蚊蝇飞舞,睡觉时总会在耳边嗡嗡嗡,叮得你满身包。如今,建设农村,垃圾不落地,路干净了、水清了,外婆家更美。
还有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多跑一次”服务,打造了服务型政府,十分成功地提升了浙江省人民的幸福指数,使人们办事更加便利,如以前办个身份证需要通过大量的手续,十分麻烦,而“最多跑一次”实话后,我仅需去一次派出所拍个照,接下来都由工作人员办好,最后身份证直接快递寄到,这种“一条龙”的服务使人们大大节约了时间。
近年,人力三轮车的收回,解决了交通隐患,又对危房、违章建筑加强了管理,政府将危房拆除并给住户补偿,再建新房,于是低矮简陋的危房消失了,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大力推进公园建设,一个面貌全新的温州出现了。
温州,在这70年伟大的变革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70年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浙江都以不屈的革命精神挺了过来,开拓出一条通向小康的康庄大道。
今年就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变”的家乡。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3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