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难忘木鱼馄饨香 秦海凌
难忘木鱼馄饨香
秦海凌 乐清市第三中学 高一12班 指导老师:黄忠 张颖怡
一弯冷月倒映在手中的木鱼馄饨上,耳边清脆的木鱼声渐行渐远。
木鱼馄饨算是浙江的特色小吃。
小小薄嫩的皮,裹着细腻的肉,一口下去,顺滑的口感让人身心满足。富有嚼劲的肉让人不禁尝了一遍又一遍,滑嫩鲜香的馄饨,不仅温暖了我的胃,更温暖了我的童年。
也不过是七八岁的年纪,那时还未流行什么奶茶,炸鸡等等。在夜晚裹着厚外套,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冒着热气的馄饨,已是十分的满足了。
那时还未搬家,同外婆住在镇里的一个小角落。每当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便轻洒在每辆小吃车上,凑近那几辆小吃车,扑面而来的是各类新鲜,腾着热气的小食。
“咚咚咚——咚咚。”又是一阵熟悉的木鱼声响起,荡漾了整个夜晚。敲打木鱼的声音有些沉闷,但大体还是清脆,不急不缓,悠悠荡荡。引得当时的我凑近那馄饨车,打量木鱼声究竟从哪里发出。
脑袋照着木鱼声的节奏向前点着,嘴巴也不禁模仿木鱼的声音“咚咚咚”。
站在摊前久了,看着大人一人热着一小碗馄饨,心里也有些发痒,嘴馋地点了碗馄饨。
做馄饨时,那木鱼声便停下了。但大脑似将此声深深地印下了,总还是觉得木鱼声在耳边萦绕。
勺起,勺落。一小个一小个的馄饨下锅,娃娃似的在米色的汤锅里翻滚。白烟滚滚地从锅里向上冒,难免熏了孩子的眼睛。等馄饨差不多熟了,再起勺,将它们一股脑捞进碗里。加些紫菜、榨菜、再淋一层酱油,一碗馄饨也就好了。
捧着那碗馄饨,汤的热气隔着碗一点点传到手中,做馄饨的老板没客人了,又再次敲起了木鱼。
“咚咚咚——咚咚。”节奏、韵律,好像从来没有改变过,那种声音悠扬的很,均匀细腻,连续不歇,如潺潺的流水,如鸣珮环。一下又一下地接着,连接之处的空响逗得你心发痒。这悠悠木鱼声仿佛就该存在于夜晚,配着手中热腾腾的馄饨,空中那月亮,还有树叶婆娑间发出的声响。悠悠荡荡,贯穿了整个童年。
后来长大了,尤其是在初中住宿后,便很久未听到木鱼声了。近日空闲待在家中,总算是久违地听到几次木鱼声,它的节奏韵律好像从未变过,仍然是“咚咚咚——咚咚。”木鱼声还是依旧的悠长,荡漾在夜晚,倒是让人捉摸不透木鱼馄饨的位置了。
悠悠木鱼声,从未消失在我的生活中。只是少许人会再顺着那悠长的木鱼声买一碗喷香的馄饨。而是去市场采购各类速食馄饨,连配料也是工厂一并配好的。
时代快速发展,有着千变万化是何等的正常。我庆幸着,那木鱼馄饨的依旧存在;庆幸着,我身于浙江水乡,伴有木鱼馄饨,心存幸福温暖。
【点评】
变化的是时代,是人们生活的节奏,而不变的是木鱼敲响时的韵律与节奏,正是因为这不变,“我”能够在木鱼馄饨中找到童年的快乐与味道,不仅仅是停留在舌尖,更是停留在心中。浙江特色的小吃馄饨,带给“我”的是满满幸福的回忆。小作者的描写很细腻,尤其是对于馄饨制作过程的刻画,让人不自觉开始咽口水。
(指导老师:黄忠 张颖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