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文学路
我,现任秀州文学社副社长,生于南湖之滨,选择了文学艺术。
诗意江南,诗意高中,为我文学之路加上了注解。
马上就要正式进入高三了,现在回想起在文学社的两年,真是五味杂陈。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活动,应接不暇的诸多比赛,我有过坚持,想过放弃,付出了很多,也失去了一些,却得到了更多。我累过,哭过,笑过,拼过……总而言之,收获颇丰。
在文学社的这两年,虽然我睡的午觉比其他同学少,但我经历过的事情却比他们多得多了。从中秋诗会和桃花诗会到全国青少年冰心作文大赛,从《秀州中学名人馆赋》和《抗瘟赋》朗诵,到诗剧《诗在秀州》展演,从秀中建校一百二十周年公告发布,到复旦大学诗歌之夜,再到嘉兴国际会展中心的端午文博会……这些经历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青年人的精力就应该花在这样有意义的事业上。高中三年,是最美好的三年,是自己压榨自己,自己提升自己的黄金阶段,是人生发生质变的黄金阶段。我的高中三年,除了读书,总得有点别的精彩,而我的这份精彩,不是王者荣耀的一盘对决,不是腾讯优酷的一部新剧,不是国内国外的一个明星,而是文化艺术对我自己,对我的身体,对我的灵魂的一次浸透,一次洗礼,一次升华与交融……我想,我以后一定会感激我现在的付出,我这辈子一定会因为这与众不同的三年高中而受益无穷!
乘坐着文学社这艘小白船,我逐渐从学校走向社会,却又一直能得到老师和学校的呵护,我可以闻到海浪的味道,我可以触到海风的温度,我有勇气直面对抗台风的怒吼,因为我相信,脚底的甲板坚不可摧!我可以大胆抬头,我的视线不再拘泥于书本,不再受自我桎梏,我看向了社会,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母要求我们好好读书——如果连读书的定力都没有,又拿什么来吃社会的苦呢?
少年人的冲动与热血就像冲进山谷的洪水,沉淀,累积,形成了像青年人的河——波涛不起,却奔流不息。
一个人接触一个世界,总会有那么几个阶段,从无理由的接受与喜爱,到逐渐厌恶和拒绝接受,再到接受它的缺点,抓住它的优点,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想,如果不是有文学社李海宁老师的悉心辅导和督促,如果没有任教老师们的理解鼓励和帮助,我一定不会选择这条路,一定没有能力坚持这条艰辛又幸福的文学路……
“王亦凡,2019年夏天,于北京获得全国青少年冰全国青少年冰心作文金奖、青少年散文诗歌朗诵金奖,同时获得钟南山签名的第十五届青少年创造力发明奖金奖。9月在《嘉兴日报》上发表作品《繁星永照,春水长流》。多次带队参与社会活动,在2019年12月市图书馆“呐喊与歌唱”鲁迅、徐志摩展览会朗诵诗歌《南湖的歌》,冬至在梅花洲演出诗剧《诗在秀州》,并参加了秀州中学建校120周年一号公告发布会现场朗诵、复旦大学中国80后诗歌之夜音乐会。2020年5月,在国家级刊物《中学生》发表作品《外婆桥》……”
这一段,是我校第十六届陆扬烈作文奖颁奖辞。金秋时节,我又将再度奔赴杭州,学习戏剧编导,迎战全国艺考。黄源、朱生豪、吴世昌、顾仲彝、江辛眉……那么多人文大家的身影,都共有“秀州”这个光辉的名字。暑假,我和乡土诗人袁士中老师交流,向薛皓文学长学习歌唱。他们合作谱写的原创歌曲《南湖的歌》,于七一唱响于南湖之滨。严圣明校友主创的歌剧《红船》,也正在嘉兴首演。建党百年,生于嘉兴,何等幸福,何其幸运!
“江南诗报”,是于漪老师给文学社的题词;“诗在嘉兴”,是北大教授、诗人臧棣的赞美;《诗在秀州》,是南京大学为我们出版的诗集!回顾来时路,不负少年游。我的幸福,永铭于心。习近平主席说: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转眼又是教师节,我真诚地盼望老师们节日快乐,也祝愿秀中复兴,文运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