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幸福在浙里】 《我眼中的“浙”里》 蒋丽丽

作者:Lilliann 投稿时间:2020-09-06 14:06:08


                                              我眼中的“浙”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风土人情是磨不灭的印记。脚下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我们,也孕育着我们。生在“浙”里,幸福也在这里。                 ——题记

    生活的小镇子上虽然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那曲折萦纡的小弄堂充盈了我的整个童年。 在卢宅肃雍堂边上土生土长的孩子,对卢宅十多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小时候除了拍戏外人迹罕至的古建筑群如今堂堂正正地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充斥着老旧腐败气息的卢宅故里改头换面成了附近有名的商业圈,文明城市的创建进一步推动了卢宅景区及周边环境的改善。

    在暑假忙里偷闲,约了表哥表姐一起回卢宅。乍一眼竟认不出这位“老朋友”,穿过第一个大牌坊,踏上长了青苔的石子路,脚底的记忆才带回了些许真实感。与外面古色古香却完好如新的商业建筑不同,里面的古建筑与居民楼仍然保持着一贯的作风。路过熟识的杂货店店铺,老板仍旧是记忆中带着金丝框眼镜看报纸的模样,只不过更显老态。叙旧时询问他近年来的生意如何,他的嘴乐得像合不拢的开心果,喃喃地重复着:多亏了政府啊。确实,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不仅翻新了卢宅故里,还推出了卢宅夜市、非遗手工坊、风味美食节等项目,积极响应了十九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号召。临走前老板像往常一样塞给我一把奶糖,我笑着收下了,并答应着以后常来拜访他。

    顺着路标的指引,我们心照不宣地来到了卢甫圣美术馆。听闻我们中学的卢裕华老师曾在这办过作品展,我的心中多了几分憧憬。表哥却异常平淡,只是不紧不慢地跟着。一进门,纸质卷轴的粉墨和着浓重的现代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走马观花地略过几幅展画后,我在一幅名叫《清锋》的作品面前停下了脚步。作者竟然是——我表哥?原来他早就造访过这里并参与了展览。他似乎看穿了我的惊愕,便来我的身边为我讲解。锋,即锋利,与清代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表哥是人民警察的代表,这幅画上的石与竹便象征着他们“清廉正直,为民服务”的形象。原来每一幅艺术作品都不仅仅是图像元素的集合,更是精神的载体。我为自己先前的浅薄与无知感到抱歉,并从头开始斟酌每幅作品的底蕴。漫长的一个小时中,我渐渐明白美术馆不只是展览艺术作品的场所,更是文化的栖息地,通过艺术作品让党的思想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浸润群众,从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生三感”。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感是我离开卢宅后仍念念不忘的。

    浙江的文化自信远远不止这些,江南山水含情脉脉地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才人。“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教会我坚强不屈与洁身自好,恣情山水的谢灵运带给我大自然美的体验。勇立潮头的浙江人也开创了诸多历史新纪元,如开创电商时代的马云、编织武侠梦的金庸、引领5G时代的华为老总任正非……他们都是如今我们幸福生活的奠基人。

   生在“浙”里,幸福也在这里。

                                            

浙江省东阳中学  

高三(15)班 

蒋丽丽

指导老师:卢碧云

活动简介

为激励青少年的爱国爱家乡情怀,坚定他们对祖国和家乡进一步昌盛发展贡献热血和智慧的决心,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中学生天地杂志社在全省组织开展“幸福在‘浙’里”浙江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本次比赛为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进入中小学校的14个全省性竞赛项目之一。

开始时间:2020-06-12

结束时间: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