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 金麦穗和赶车谣 葛雨欣
想来只有在外的游子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来自家乡的温暖。 只有久居在外的异乡人才能在日常的每一瞬间, 在一些些寻常的小事里,感受到来自故乡的气息。
平日里处在故乡,感受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从来都没有发现故乡的好处,可当我和朋友一起前往南京旅游,虽是旅游,也同样在江南地区,饮食风俗,自然景观,古典风情也大多相似。然而,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无数的高楼大厦,霓彩虹灯,耳边传来的并不是熟悉的方言,身处在一片灯红酒绿之中,却感到彻骨的寒意与陌生。
恐怕只有家乡才是我的归属,也只有在那里,我才能够得到片面的宁静。又或者说我只能在家乡活得下去,家乡有我熟悉的一草一木,有我熟悉的古典巷道,或许只有在家乡,我才能挺直腰杆,而不像在他地,像是误入异界的彷徨,这就是故乡的魅力所在。故乡中老房子拆迁,高楼大厦的崛起,一条条马路的新建,都在我眼皮底子下发生,都在我的目光中悄然转变着。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深切热爱着的不仅是家乡的亲人,也是那深入骨髓的文化共鸣。我深切热爱着东阳的木雕,那一副副在工匠笔下绘出的妙笔,无论是八仙过海还是龙凤呈祥,一刀一琢,都带着古代流传下来的智慧,带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汗水,带着他们美好的祝福与期望。
我同样也热爱着那,一排排苍老的银杏树,银杏是一种珍贵的树种,然而,在我的故乡确实很常见的,直到如今,我依旧深切的记得,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做书签,一女同学,仔细将银杏叶的叶肉全部刮去,只留下那纵横交错的叶脉,撒上了荧光粉,仔细的封存好,一张,带有家乡印记的书签,就这样被完成了。那是我在家乡挥之不去的幸福时光。
我同样热爱着那所谓金华特产的火腿,说是金华特产,其实却出在东阳,出在我的家乡。老家村子的,门口就正对着一个金华火腿的制作厂,当学习到高中课本上,写金岳霖老先生上讲的那一幅画上带的火腿时,我就忍不住暗暗地发散心思,那副火腿,莫不是,产自我的家乡,说不定就在我老家对面呢。
我同样热爱着家乡的梅干菜,象征着勤俭刻苦顽强不息,艰苦卓绝,奋斗的精神的博士菜,那同样也是家乡的一份象征,作为深深,扎根在家乡大地上的我们,骨子里都带着这份精神,哪怕就此离开,在外地的饭桌上,点一份梅干菜扣肉时,故乡的根和我们的风筝线还是扣在一起,我们终究还是属于故乡的。
一个人要怎么做,才能做到不热爱自己的家乡,那是灵魂的归宿啊,没有人会不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热爱自己生活生长的的地方,家乡是自己成长和汗水流淌的地方,正如前辈所说,只有,血沃之地才能真正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只有浙里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作者葛雨欣
东阳中学高三18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