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幸福养一方人-----吴佳颖
一乡幸福养一方人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有面乡,南称米乡,西北旱乡,东南水乡。风格迥异的水土孕育着各具特色的人情,全然缤纷的生活绽放着各自别出心裁的幸福。而我生在“浙”里,长在“浙”里,这里的一乡幸福,正以它独特的魅丽与活力,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浙江人,诠释着一浪又一浪的浙江情,一如既往,未曾懈怠。
我想说,幸福在“浙”里。自2010年浙江基本实现全面小康,浙江人的幸福感便萌生在经济稳定发展、生活稳步提高的光明之下。这是一眼扎扎实实的幸福源泉,是一股生发于稳固而坚定的物质基础的满足感,是“浙”方人民一种深觉立足与扎根的归属情结。但不止于此。2011年浙江与新疆在新丝绸之路上牵手成功并顺利进入“蜜月期”。以此为纽带,浙江将把优质的劳动力与先进创新成果打包传递入新疆,在贯通经济进步的同时沿线播撒浙江幸福,这是一涌分享的充实感。当幸福不仅在“浙”里,更在各地,“浙里”的幸福才愈显浓厚。
我要说,幸福在“浙”里。浙江的经济先进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浙里社会意识的先进。2020年初一场肺炎传染病肆虐中国大地,在各省慌忙求方、因手足无措而焦头烂额之时,浙江率先启动一级防控指示,以最高标准的应对举措集结最优防控策略,并迅速下达相关指令,在公众面前赚足了权威认同感与民众依赖感。浙江,在“经济头羊”的头衔之外,一举斩获“幸福感创造最佳城市”之冠,这无疑为证明“幸福在浙里”的命题增添了一有力论据。换而言之,浙江精干的领导力、高效的执行力以及十足的男友力为民众幸福指数加分,幸福在浙里的背后,是浙江强大不坍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我得说,幸福在“浙”里。如果说抗疫方面浙江政府的积极作为得分90分,那么浙江人民的全力配合与无条件信任服从行为定将得到满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光有政府而无人民的决策是行不通的,它必然成为伊卡洛斯的蜡翼,在奔赴自认为光明的途中走向支离破碎。因此,在浙里,集体执行成为宗旨,全社会全人类意识成为信念,幸福就诞生在浙江人如此的全局观念与共进退信仰之中。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作为一个讨论全人类性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以全球化思维与世界化姿态跻身其中,杭州身为其举办地,它的国际化与全局化程度更是处于中国各地前列。而为杭州如此特征奠定基础的,恰是浙江人包容与广纳全局的心怀。浙里的幸福,就在浙江人的广阔思维与博大胸怀之间萌芽,发展,并走向灿烂。
我该说,幸福在“浙”里。浙江不仅有经济与社会意识,更有文化意识。生在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省份,我们为自古以来对浙江文化史做出巨大贡献的留名的或未留名的古人们自豪。明代浙江人王守仁,被后世尊为“阳明先生”,以其整合集成的心学闻名于世。他在当时提出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主张,肯定了自觉行为中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性本善的伦理规范,并且在当代仍具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因王阳明心学融合儒道释三家精髓而高度评价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极大增强了浙江人对浙江的文化认同感,幸福感油然而生。除此之外,明清之际开创浙东学派的黄宗羲,同为浙江人,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同时反对重农抑商,成为反封建的国人先驱,为浙江埋下一颗文化活种。一位位优秀浙籍古人如在眼前,一幕幕非凡事迹似历历在目……幸福在“浙”里,大概就是文化的积淀力量,大概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精神内涵吧。
我是说,幸福在“浙”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不断协同发展,浙江的幸福开拓正迈向更广阔的天地。目前“名牌战略”的施行,正推动浙江的“品牌大省”建设昂首前进。我相信,浙里人的幸福感会膨胀在浙江蓬勃的奋进力里,会充盈在浙地不馁的自信心里!
浙江幸福养浙里人。构建幸福浙江,你我同在路上;浙里享受幸福,乡人共尝甘饷。
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14)班 吴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