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日子有点甜
“浙”里日子有点甜
百里烟云,鱼米江南。浙江,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明起源,溯过漫长而起伏的盛衰,经受时间的洗礼与打磨,又在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
浙里,有绿水青山。
2005年8月,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面对这片因经年累月开采矿石而蒙尘的土地提出了一个科学论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下,浙江干部群众在科学论断提出15年来,大力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行动、“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等工作。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落整洁,城市端庄,美丽浙江真正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
浙里,有雄厚的经济。
浙江省是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典范。浙江总体上是个资源薄弱的省份,而且并未获得像广东、上海、北京那样的政策扶持,它却依靠自己的智慧,逐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浙江的经济发展自成格局,初步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跨越,GDP、经济效益、民众生活品质均大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十年列中国大陆各省区第一位。
“浙里,有人们的笑容。
鼓励创业、扩大就业、促进增收,浙江在扶贫道路上成绩颇丰。实施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档案,着力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加快教育改革,促进公平发展。深化医药卫生改革,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加快社保改革,促进公平可持续。人们腰包鼓了,日子好了,笑容也更灿烂。
徐海蛟说,“要真正读懂一个地方,不止去看它的山,不止去品它的水,不止混迹于它的街头巷尾,真正让你懂一个地方的,是那里的人。”浙江发展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浙江人的奋斗。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以十数年时光而终成大业;也有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傲然屹立,以鲜血祭奠一个崭新黎明的慷慨豪迈;更有竺可桢尽五十年时光探究五千年中国气象的执迷不悔。杭州人的精致温婉,宁波人的经世致用,绍兴人的智慧机敏,温州人的开拓通达,台州人的秉直刚正,共同造就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文化温度。
浙江人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勇敢、勤劳、创新的品格创造了自己的美好生活,拼在行动,甜在心里。
东阳中学
高三(16)班
陈艺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