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浙里】+遇见高新,遇见她们+韩星星
遇见高新,遇见她们
遇见高新,收获童年未曾体验过的美好;遇见她们,体验内心渴望的家的温暖。
——题记
宠爱·如童年·如青春
连续几天的细雨,这样的日子让我感到丝丝冷意,心泅不出思绪的海,任狂风吹向我,任狂澜吞没我。静静的雨夜,沉淀是一种姿态,雨夜总能让人充满遐想。细细蒙蒙的雨点,总会给人缠绵的一些发黄的记忆。
回忆在高新这三年,我收获了太多原本在童年就应该体验的美好。
初中三年的六一是那么的令人难忘。初一,伙伴节,浑水摸鱼,班级表演,一起分蛋糕,高新如一个大家族,而旭日班像一个小家庭,让我感受童年的乐趣;初二,全年级的女生展示起学习了一个多月的舞蹈《Ei Ei》,吃着班主任“强硬争取”来的蛋糕,让我感受童年未曾体验的欣喜;初三,暂时放下中考的压力,被班主任邀请切蛋糕,重新组合的班级却依旧散发着家的温暖。
露营节那一夜,我们倚着帐篷望星空。点点繁星,白色的微光,心中不禁暖了起来。第一次在同学面前跳起了拉丁舞,第一次在台下为老师的歌声欢呼,淡黄色的柔光映照出了每一个人眼中的欣喜、期待。我们手牵着手,腿脚一起有力地摆动,张大了嘴,围绕着篝火,高歌,唱出了友谊,唱出了青春。每一个人,望着对方,闪耀的眼中诉说着的是各自的心。
青春节,低下头,慢慢解下红领巾,微笑着,眼神中的是渴望、是期待,内心在呐喊:我要迎接属于我自己的青春!摘下了红领巾,我们不再是孩童。第一次穿上了洛丽塔,我们手牵着手唱起了《稻香》,童年的纸飞机不知飞回了哪里……我们在演讲中哭泣,拥抱、感恩老师,无论我们多大了,在高新,在她们面前,我们仍然是被宠爱的孩子。
在高新,无论是初一亦或是初三,我们总会被高新宠成了孩子。
亲情·独一无二·难以忘怀
在这三年里,我遇见了太多把我宠上天的老师,她们亦师亦友,把我拉出深渊,陪我走过这并不容易的三年。我也曾羡慕别人写下温暖的亲情故事,在强迫自己学习写作亲情却无事可写时崩溃痛哭。直到一日,一句话点醒了我,她们对于我而言就是我的亲人。
钟老师、来老师如我的妈妈。我的母亲是个对于炒股极度着迷的女人,她甚至一次次提到让我放下学业和她学炒股,在她眼中只有钱和利益。而我对于她来说,幼时乖巧的我是她的所有物,而现在有自己想法的我是不被她控制,所以可以随意被别人欺负的玩物。只要她愿意,就可以随意地和我发脾气,骂我,把我说得什么都不是。
来到钟老师班后,她把我保护得特别好,一日,有个男生来班级面前骂我,不知她第二天去说了什么,从此那些男生再也没有来过我们班门口。也是她的一次次鼓励,让我在九年级里进步神速,甚至一举进入年级前十。九年级下半学期,压力很大,保送生大会结束后父母的不理解、高新爆照告白墙的再起、父母无缘无故的责骂,与来老师谈心一谈就是一下午。也是那一次,一句“那几所学校临近西湖,湿气比较重,你底子也不是很好。如果你想去,到时候记得多吃一些含姜、葱的菜。”让我莫名感动,老师竟然关心这些我所谓的母亲从未提及过的事。从初二初识到初三的一次次叨扰,来老师在我每一次艰难时刻给予我满满的鼓励与支持。在她们面前,我再也不用担心露出自己的弱小,因为她们从不会把我的伤疤一次次揭开,一次次抹盐。她们用如同“母爱”一般无私的爱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吕老师、刘老师、傅老师似我的三个姐姐。
九年级时,我成为了傅老师的课代表。不管是疫情期间,还是复课之后,我们的沟通常常不止步于学习,坚强的我,脆弱的我;快乐的我,悲伤的我;随和的我,敏感的我:我愿意把我的一切毫无掩饰地向她展现。我享受着被她宠上天的日子,担心我收作业被骂就设立奖励机制,结果就是我的下半个课桌堆满了待换的奖励;有时交个作业都会收获可爱的舍不得用的便签或是甜滋滋的巧克力;哪怕短暂分离,她也摘下办公桌上的香囊送给我,说是看到它就能想起她了;网课时,家庭大战,唯一旁观者的我害怕得缩在卧室,因为有她在电话里的安慰才坚持了下来;哪怕暂时离开,也一直惦记着我们,强力回归后的巨型巧克力礼盒让全班同学羡慕不已;和她聊天时,我可以“肆无忌惮”,无论在别人面前掩藏得多深的伤在她的面前我都可以毫不掩饰,因为她永远不会和我说“你释怀就好了”这样伤人心的话。在保送生大会结束时,父母都不支持我的选择,而傅老师却告诉我,“你九年级进步很大,成绩也很稳,你一定可以的。”她说她支持我的每一个选择,她像一个大姐姐一样,守护着我,宠着我。
当我又一次躲在房间里瑟瑟发抖时,手中紧紧握住她送给我的香囊,耳边回响起她的安慰。那一刻,我感觉她就在我身边,从未离开。当高新实验爆照告白墙事情又起,说不出的恐惧,发自内心的寒意,纠结良久还是把截图发给她看。因为有她的安慰,终于不再像一年前一样崩溃,放下心思一心备战中考,因为我知道她不会骗我。亦师亦友的她,对我而言或许更像一个姐姐。在她的守护下,我也终于可以放下一会儿沉重而冰冷的盔甲,贪婪地享受着片刻的宠爱。
吕老师和我们只相差了十岁,小小的个子充满着能量,满得不断向外溢着。她全身洋溢着少女的温柔和青春的风采,湖水般澄澈的眸子,长长的一闪一闪的睫毛,在每个失落时分给予我满满的鼓励。记忆里的她很少有发火的时候,眼睛时常笑得跟月牙儿一样,仿佛那灵韵也溢了出来。八年级时,高新爆照告白墙的来袭、美术教室课桌上的刻痕、某班男生门口的大喊压得我喘不过气。而我所谓的父母依旧站在了我的对立面。而吕老师却像我的姐姐一样,带着我找年级主任、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甚至副校长解决问题,带着我找心理老师谈心,从年级八十余名到年级前五,因为有她的陪伴,梦想成为现实。
八年级休业式结束,分班仿佛还是昨天。分散在各个班级的曾经的组长、英语课代表像一只只回巢的鸟儿,往9(7)班教室里飞去。我们的吕老师还在督促着她新的孩子英语过关。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旁站着的已经是陌生的同学,难受不已。天空中下起小雨,不由得打起伞,走到她身旁,仿佛回到了七年级的那场运动会,比赛前下起大雨,为我撑起伞的她。吃了极其丰盛的一餐后,吕老师带着我们剩余的七个娃开始嗨。桌上足球进行预热后,重头戏放在第一回合游戏厅。两百块的游戏费,我们从七点半嗨到九点。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在欢笑中度过了格外开心的一晚。论KFC、奶茶,我们班不会少,在八年级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她总把我们护的好好的,我们却总忘了她仅仅比我们大了十岁。她如一个可爱的姐姐,给我满满的守护与宠爱。
八年级下半学期,校园欺凌与父母的双重压力让我一度选择的颓废,而刘老师就像那微弱的在我心中燃烧的小火苗。或是一片银杏叶,或是几颗牛轧糖,或是一张明信片,或是一个公主抱,她那有些惊喜的小举动曾一度成为我活下去的动力。细心的她甚至会在我之前发现我沮丧的小情绪,一个温暖的怀抱,一抹柔软的微笑总能在我失落时带来些许鼓励。可当我迈过那些坎,回过神来与她道谢时,她总说:“傻孩子,现在这么优秀的你是靠你自己的努力,外因只是一部分,继续加油,期待更好的你。记得任何时候都要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信!”可是对于那时在深渊中瑟瑟发抖的我而言,她就是全部。中考结束,与她相约晚餐,她也和我们提起她的前半生,告诉我:“如果父母与你的想法是相对的,而你的确是正确的,那么坚持自己就好。有些事不需要依靠他们,你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我曾经也是如此,也因此希望变成那样的老师。”
遇见高新,遇见她们,收获童年未曾体验过的美好,体验内心渴望的家的温暖。如今,三年时间转瞬即逝,带着不舍离开我们这三年的“家”,离开那些把我们宠成孩子的她们,眼眶中突然掉下什么东西,潮湿地划过我的脸颊。再会,高新!再会,我们的“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