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一题+藕花深处+包一丁
千年不倒的曾经,是她慵懒斜卧舟前。慢声咏诵。
她说回想曾经,也有这样惊慌地挤入一池的荷花,然后慢慢地,挣开了一片温存。而桨击水叱出惊醒了栖息在水中的鸥鹭。
于是一丝笑意渗透,她眉眼微凝,波光流转中是眼前圈圈漾开的池中涟漪。
于是我也这样,跌跌撞撞地被她带进了宋朝。
还记得我抬头对自己说,倘若要穿越,一定要去以胖为美的唐代,一定要去爱穿旗袍的民国,却独独忘了在历史上拥挤了诗与远方的宋朝。
依稀又记得,是老师翻开历史书,在泛黄微蜷的书页上让我们记下笔记。那些繁杂的黑字白纸早已记得乱七八糟,却独独能背三个词:冗官,冗兵,冗费。
那是老师让我们记住最简洁的,有关于宋朝的记载。几个简单的形容词,却将懦弱的形象安放在了宋朝身上。
似乎战火纷飞,本身就是它的代言词。
从五代十国的民不聊生走来,从陈桥事变的人心惶惶走来,宋朝带来的是它本身对于权力的野心和对于天下的宽怀。而宋朝的历代皇帝在我看来,似乎也是人才辈出,当然,是在艺术造诣方面。像是水浒里的宋徽宗,虽然政治业绩不行,但却是个颇有成就的艺术性皇帝,创“院体”,“瘦金体”。
不必说皇上这样的领导者,宋朝的历代文人更是自成一派,文风多元。耳熟能详,被王菲唱出缠绵而风靡一时的《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多少年前独自怅惘而雕琢的不朽之作;王安石作为政治改革者被多少人所诟病,但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又复苏了多少人如春风般酥麻的温情。
犹是李清照那双含笑含悲的双眸,映照着太多。是她一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点起我初初伤感的心绪,教会我放软心境看待世事;亦是她一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燃放我勇于奋斗的志向,教会我立远目标不畏世俗。我又深以为,是宋朝这样一个内敛含蓄而富于诗意的时代,才能孕育出这样心细如发的艺术家。
想起曾经听过,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国度,开放自由;又或是清朝深宫锁清秋,染浓淡却多少红颜风尘;也有民国思想激进,青年才俊力争上游,时代的能量蕴藏在少年少女衣襟裙角。
但,宋朝,才是一个真正近乎于现在的朝代。
它的力量并不能被太多的表面所掩盖,它真正的光辉掩藏在骨子里面。
它的诗情它的画意,它的太多太多无法言传。
后来老师说,宋朝也不应该是被那三个“冗”一概而论,它真正的魅力,展现在对于文学魅力无限无穷的包容力,展现在它永远绽放光彩的社会风貌。
我随着那一脉花香,遥遥望见了李清照。
她在那荷花丛中浅淡微笑。
亦是回到多少年前的宋朝。
姓名:包一丁
学校: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年级:初三
班级: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