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4题】忘川(张心悦)
彼岸花开了一路,灼灼如火又似血,在漫漫黄泉路上一路泼染,一路蔓延,仿佛无边无际。
黄泉路上鬼影来来往往,泛着一种异样的繁华。新上任49年的鬼差阮坔引着一个鬼魂往前走,突然被绊了一下,摔了个马趴。
“哎哟,这已经是我这个月第三次被这花绊到了,这彼岸花就不能去了——”
“阮鬼差,慎言。”孟婆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彼岸花自愿投入地狱,徘徊于此路,在此扎根,都是众魔应允了的,岂是你可肆意评判的?”
“……是。”阮坔向孟婆施礼,又喃喃道,“可您就不觉得……这黄泉路越来越窄了吗?我前两天观瞧了一下,发现这彼岸花好像在向里移……”
“阮鬼差,慎言。”
“是。”
阮坔又向孟婆施了一礼,复又转身冲他带来的鬼魂笑笑,将他引走,在心里默念着他没说出口的后半句话——“我还听说前些日子忘川渡船翻了,摆渡小鬼们也都说,忘川河的味道一日怪似一日,这……是要生出什么异变吗?”
孟婆走回奈何桥,在三生石畔停了下来,颔首道:“七爷。”
白无常从三生石后走出来,“孟婆,地府众小鬼近日惴惴不安,可是如那小鬼差所言,忘川有变?”
“如您所见,七爷,近日忘川河气味越发怪异,阴气缭绕……”
“忘川本就阴气缭绕,里头尽是些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又虫蛇满布,处处腥风。”
“七爷,此我自知。忘川发源于贪、嗔、痴,但那阴气,似乎……都是贪念。”
“贪?”
“贪。”
“……”白无常沉思片刻,“多谢孟婆指点,容我禀报崔判官并十殿阎罗。”
“七爷客气。”孟婆颔首施礼,再抬头时,白无常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她早就习以为常,继续往奈何桥走去。只是……她抬头看看走远了的阮坔,那么深重的贪欲之气,饶是她在地府万万年,也未曾见过,那孩子,扛得住吗?
三日后,白无常返回地府,同崔判官密谈两个时辰,判官旋即请见第十殿轮转王。
“阎王可知,近日忘川河异动?”
“我知,判官可知其故?”
“这……白无常经查,得知是凡间之水流入忘川——”
“我忘川从未现于世间,怎会与凡间水同汇?”
“回阎王,阎王可记得‘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昔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不周山倒,巨石倾颓,有一块撞透阴阳两界,后虽有女娲补天,后土身化轮回,也未能完全补上这口洞,如今它又有了裂缝。”
“……若果真如此,人间之水来自南天,至精至纯,又怎会污了忘川?”
“污了忘川的,不是水,而是……水中的……污浊。”
“污浊? 凡人的污浊,也能染了我河忘川吗?”
“回阎王,染了忘川的,乃是贪念。”
——泱泱忘川,三千年向东,三千年向西,洗得去前尘旧事,海誓山盟,却洗不净这人心和欲望——
“贪念?”
“贪念。”
“那便是了,让……让无常仙去办吧,他最看不过这些。”
“是。”
白无常穿过黄泉路,来到奈何桥前,“孟婆,可否从你处,借一个人?”
孟婆:“七爷既开了口,我必是要尽力应允的,敢问,七爷欲借何人?”
“鬼差阮坔。”
“阮坔?”
“他本是不周山顶的一块顽石,被共工撞下后沉浮忘川河万万年,心如磐石,出淤泥而不染,我推算出它于七七四十九年前生出心智并三魂,想来,是被收在了您处吧?”
“七爷明鉴。”
——
“我?”阮坔瞪着眼前的白无常仙,“我是不周山石,还可以重入轮回,转世为人?”
“是,但你要记得,治水患,平忘川,若成,则天降大福泽,若你动摇,则世世只做一件事,直至49轮回后复回此间。你愿意吗?”
“……我……”
“你?”
“好。”
……
汉宣帝七年正月初七,黄河畔阮家浜里降生了个小子,幼时便爱摆弄些个石头木板、偷跑去教书先生家窗边听一耳朵圣贤书,后日益聪慧,经乡里资助,中进士,官至司空,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藏。
此后数千年间,治水能人不断涌现。有人曾将几位著名的水官画像集合起来,发现他们的面容虽不尽相同,却都带有一种相似的,坚如磐石般的气质,像是有什么东西,穿越时空,将他们连结在一起,那么隐秘,又那么清晰。许多人为这一发现争论不休,但其中弯弯绕绕,岂能为外人道?
时间兜兜转转,孟婆的汤一碗少似一碗,忘川河由生流向死,又由死流向生,日复清明。而那个会对游魂笑,又多嘴多舌的小鬼差也再未回来。
忘川河畔,彼岸花开了一路,灼灼如火又似血,在漫漫黄泉路上一路泼染,一路蔓延,仿佛无边无际。
“敢问孟婆,当年为何收留那不周山石?”
“回七爷,解铃还需系铃人呐。”
“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不周山石……怎会是系铃人?”
“系铃人并非那小鬼差,插足其中的,皆为系铃人。当年女娲鞭黄土,泥点落地成人,却不想那土中混杂贪、嗔、痴,先圣们遂辟忘川,加以制衡,此后种种,我便不能妄加议论了,七爷若要探根问底,怕是只能问这忘川了。”
“……多谢孟婆指点。”
白无常站在奈何桥上,看着那忘川河缓缓流动,纸糊似的脸上似有悲意,随即向孟婆施礼,转身离去,只余那忘川,并它深藏的秘辛,流向生。
作者姓名:张心悦
学校: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8班
指导老师:朱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