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题号1】 君子如兰,思之可追 (黄若玎)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忍了浮名,换浅斟低唱……
近日,在某网站上看见了一句句子:
“衣袋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我一瞬间恍惚了。千年之后的网络上,几乎人人知道这么一句“网红”的词句。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千年以前,那个世俗眼中“放荡不羁”的柳三变,是如何,又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今日广为人知的《凤栖梧》?
我的思绪随着晓风残月,悠悠回到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大宋西湖畔。
不知何时,我睁开了眼,素衣素伞,行于西湖之畔,这是我多久以来的梦想啊!那这便是……大宋?
我先放下了心中的兴奋。望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想道那如兰一般的风流才子,会不会也在这人群之中呢?
柳七少有俊才,为人风雅,巧工辞章,人称“金鹅峰下一支笔”,最早出名的,也莫过于这首在这西湖之畔所作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这是多少宋人眼中的钱塘啊!那如兰般的君子,那位能写出此般词句,恍如谪仙一般的翩翩君子,谁能想象他抱有满腹锦纶却无用武之地?只能沉浸在莺歌燕舞中,将一手好词给了烟花柳巷。
也许对他来说,人生仅仅只是浮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仰天长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考试生。既然到了大宋,那我便一定要趁着那“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的日子,去寻访那位如兰的君子,同他谈谈他心中的大宋。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到他内心的苦楚吧……
不知不觉,我已走上了白堤。一抬头,撞上了一个人。这下完了,不会刚来就要被打了吧,我心想。
“姑娘可有何大碍?以后走路可要小心啊!”那人应道。
我抬头一看,这这这……这不正是画卷上年轻时的柳七郎!玉面清袍,风骨桀骜,素衣花山,剑眉星目。
果真是“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
不不不……现在不是想这种的时候。我回过神来,问道:
“公子可是柳三变?”
“正是在下。”他似乎有些疑惑,“姑娘可有何事?”
“也无什么大事。只是公子可有什么烦心事?”
“姑娘这是何意?难道是觉得我这辈子都当不上宋官?”那人笑着摆扇道,“姑娘你可看着吧,我柳三变日后一定能考中状元的!”
“噗呲。”我一笑,转眼又有一种莫名的心情涌了上来,谁能想到现在在我面前立下雄心壮志的公子,日后会被一次次科举失利磨平了壮志雄心?
“对了,姑娘是哪里人?”
“回公子,小女……”我一下子有些慌,毕竟这宋朝已有户籍证了,撒个谎可没如此容易。
“既然姑娘不愿说,那柳某就不强求了。”
“公子慢些。”我有些急,道:“若公子愿意,可否同小女子去一个地方?”
“真对不住姑娘。”他有些歉意,道:“在下现在要赶去孙长官家中赴宴,不能与姑娘同行,还望姑娘谅解。”
“无事无事。”我摆了摆手。本是想让他同我一起回去,回到现代,去看些后世的水榭园林,让他忘却落榜的失落。没关系,起码在走了时候,他的词还能够有人去欣赏,去追捧,让他度过一生中最为寓意逍遥的日子。“那公子早些去赴宴吧,可别耽误了时辰。”
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竟有些想哭。世人只知你整日沉浸于烟花柳巷,却不知你也曾因世俗纷争而黯然神伤。可笑浮生三个容,竟无人认得——才子河人,白衣卿相。
渐渐的,那背影淡出了我的视线。
梦醒了。
我的鼻头有些酸酸的,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心情。
窗外在放孔明灯,像千万游鱼游过了天际,照亮了夜空,仿佛映出了我的梦中之人。
君子如兰,我思妄追,却不可追……
“君在否?”
可否再赏一回白堤旁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可否在听一次秦淮河畔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可答乎?”
龙头榜上,非一鹤冲天,却也人非草木……
至此将一手好词赋与烟花柳巷,
至此,浮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
“可归乎?”
愿君仍是那“忍了浮名,换浅斟低唱”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
作者:黄若玎
学校: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
年级:七年级
班级:705班
指导老师:殳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