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1 我想回到宋朝 洪哲鑫
初中组 1 我想回到宋朝 洪哲鑫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那时思想开放,文化繁荣,但是在军事方面却十分薄弱。因此,我想回到宋朝,用我学到的知识帮助宋朝。
那么,先来说说问题所在。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站发动兵变,手下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俗称黄袍加身)。至此赵匡胤建立北宋,取代后周,后统一中原与南方,定都东京(今开封)。赵匡胤担心自己的部下会像自己一样拥兵自重,所以“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为了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宋太祖规定,禁军要轮流驻防京师,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这一治国策略虽;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但也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北宋在与周边国家的战斗中,负多胜少,形成“积弱“的局面。
而这种“积弱”的局面也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公元1004年,澶渊之战后宋朝对辽称臣并每年进贡。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军攻破。
如果我回到宋朝,将会进柬宋太祖,虽然中央集权很重要,但仍需要以大局为重,应注重对军队的训练,对将军的奖赏。中央集权固然能保证朝中安全,但不能防止外敌入侵,要抓制度建设,同时对军队中的士兵制定奖惩制度,使军队上下分工明确,凝聚力增强,战斗力翻倍。
常言道:“北宋出相,南宋出将”。1127年,赵勾称帝,建立南宋,定都临安。北宋灭亡后,北方民众和南宋将领奋起抵抗金军,岳飞就是当时著名的将领。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取得大捷,其他几路宋军也捷报频传,抗金形势对南宋十分有利。但是宋高宗又怕岳飞拥兵自重,急于求和,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抗金成果毁于一旦。1141年,宋金议和,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等。
但是从高层来看,当时的南宋实行的政策,还是从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便推行的“重文轻武”政策。众所周知,赵匡胤是以兵变夺得皇位。等到他坐稳皇位后,总是担心有人效仿自己。所以,故意拔高了文官的地位,打压武将的身份。这种刻意的打压,对于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有非常大的影响。第一是文官对武将的权力极大,使武将处于官权的弱势。这种情况,非常容易打压武将的积极性。第二是真正有能力的人,都不愿意当武将。这使得武将的培养,出现了很大的漏缺。第三是对于军队的训练也有很大的影响。容易在训练时出现懈怠的情况。而这些,都是南宋 “重文轻武”的后遗症。
如果我回到了南宋,我会向宋高宗提议:在抗金形势如此好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求和,要果断出击,凭借当时的士气,一鼓作气。在朝堂上要一手抓文官,一手抓武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驻边部队是国家的一柄“盾”,可以抗击敌人的袭击,文官是皇帝的智囊团,可以出谋划策,两都相结合才能更好整治好国家,才能使宋朝的统治更长久。
以上就是我想要回到宋朝的原因,希望我的到来能为宋朝带去一点不一样的历史痕迹。
洪哲鑫 浙江省海盐县博才实验学校 八年级 (三)班
指导老师 陈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