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2号】量子通信技术与无情黑客 李素珍
量子通信技术与无情黑客
在刘慈欣的小说《镜子》中,人们用弦理论机器模拟出了已知宇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演算出了人类生活,隐私,犯罪和黑暗销声匿迹。人类道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这台无情的机器所窥探的结局却是灭亡,罪魁祸首是埋在相片那一张张端端正正了无生气的笑脸——是无所遁形的世界毁了人类。
为什么会这样呢?
隐私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和谎言一样存在着“善意”,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一片大海,那么隐私就是漫游于其中的鱼类,常见却与大海相惜相存。如果哪一天一个粗心的人不小心弄丢了它,就会失去活力与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是亚当与夏娃偷尝禁果所秉持这的不小心创造出人类的神奇力量。一个没有隐私的世界会扼杀人类纯真的天性,毁灭世代相传建立已久的人际关系,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心灵庇护,就会失去最初抬眸探寻星空的悸动。
当今时代,这种力量正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潮流裹挟着人们前进,5G时代的到来将使万物互联,人们将生活在一个布满监控摄像头的世界,我们开始惴惴不安,担心在这个坦荡的世界丢失自己珍视的秘密,但是前不久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似乎让人们的这种担心变得有一些杞人忧天的味道,量子纠缠关上了盗贼的门,但隐私危机同样不可忽视,这似乎,陷入了一个矛盾的旋涡。
从遥远的原始人类说起吧,那时的人类全身赤裸,坦诚相待,人与人之间也不存在那么多的隐私与秘密。渐渐地,人类拿起了火把,穿上了衣服,造起了房子,人际关系日趋复杂,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这时,隐私才开始出现。古代中国女子十分看重隐私这回事,因此她们很少抛头露面,一旦她们的隐私被偷窥,那她们的人生也将陷入泥淖,这时的隐私是不对等的。虽然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时代信息滞慢,只能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口口相传,但混乱的治安秩序与落后的侦查技术依然让那些盗贼有机可趁。
反观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银行卡支付宝等支付手段进步,QQ与微信等交流平台更新,让人与人的信息与隐私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房间。虽然保密技术的进步加固了信息保护的堡垒,但一些不法分子费尽心机利用网络破解这层壁垒来获取人们的隐私以谋取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这么看来,人们的隐私确实存在威胁,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政府一直在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也正是因为万物互联将使犯罪侦破率不断上升,DNA与指纹识别技术让犯罪者无处可逃。可见,信息数据本身并不是造成隐私危机的关键原因。
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讲,人们从未有过秘土。从前,人们将秘密交托于内心与大地,现在人们将其交付给网络数据,人们的一切隐私正在被万千代码过滤,统治者尊重人们的个人存在但也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黑暗滋生的机会。享受着万物互联带给我们的便捷,却将一切责任都归咎于此的想法绝对是不成熟的,大有一种“过河拆桥”的感觉。我们应当把这个焦点聚焦于一个更为关键的点——人。如果我们在面对信息存储的时候能够小心翼翼地做好保密措施,那么也不会留以可乘之机;如果父母老师能教育好孩子,让本性为欲的孩子们心生向善,那么罪恶的根源将不复存在;如果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种良好的三观正确的风气中,身处其中的人们也会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将是维护人们隐私最有效的手段。我们与其担心无法在信息时代埋葬秘密,不如彻底放下芥蒂想方设法地让“人”知难而退。
信息的洪流永不停歇,但追寻透明与自由的脚步也不会滞留,数据吞噬着人们的遮羞布,也让罪恶无法喘息。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隐私并不会无处躲藏,它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并且能不在数据世界中迷失自我,就能找到个人存在的意义。
世界将永远朝着进步的方向迈进,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
高二十一班 李素珍
指导老师: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