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到宋朝
空间与时间,就像两条永远都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倘若一旦撞上,很有可能会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是科幻小说里常有的情节。谁也不知道自己这一生会不会遇到时间和空间的交点,若它真把你拽到那里,你恐怕就真的像穿越小说里的人物一样,可以去前朝走一遭,那将是何等的神奇与刺激。
周末的午休时间,我斜倚在床边,刚刚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有些睡意,脑子里又天马行空的想着书里的事儿,如果可以穿越空间和时间——我想回到宋朝。
闭了眼,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隐约中听到街边小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打闹声,这声音越来越近,仿佛就在窗外。我强忍着睡意从床上起身,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我睡意全无。街上的人穿戴的都是直领、对襟、大袖口的古风服饰。街道、房屋也变成了复古风格。来往的人神态自若,步履轻松。没有高楼大厦、汽车如流,却也显现出一片繁华祥和的街景。且又听见那小贩的叫卖声:“卖炊饼喽,现做的炊饼……”走近一看,不就是白面馒头嘛,也真会给这吃的起名儿。买个尝尝吧,我从衣兜里掏出钱来,竟变成了一个个外圆内方的铜钱。我正晕头转向的感到纳闷儿,迎面走来一位老先生,头戴峨冠,身穿青灰色对襟长衫,颇有一副仙风道骨之风,却也看着慈祥面善。我忍不住细细打量起这位先生的面容。眼睛炯炯有神,颧骨很高,面色红润,下巴端正,还留着些尖细的胡须。这样熟悉的面容我仿佛在哪儿见过?电视里,书上,还是……我的大脑不停地搜索,突然在一瞬间定格,这位老先生莫不是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千古佳句的东坡先生?我莫不是真的穿越到了宋朝?
惊喜之余,我坚信自己一定不会认错人。眼前的这位老先生就是我最仰慕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正当我犹豫该怎么上前和他搭话时,东坡先生竟与我先说话了:“小姑娘,你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
“您是东坡先生,您是苏轼吗?您是不是写了很多诗词,还会作画?您在杭州做过官吧?”为了印证我的猜测,我失了礼顾不上介绍自己,这些话就先一股脑儿的全部跑了出来。东坡先生显然惊讶得很,但却还是十分友善地回答了我的问题。
一开始我的局促不安,在和东坡先生开门见山的聊天中已消去大半,他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乐呵呵地耐心解答孩童们的问题。从宋朝人的普通日常生活,谈到王安石变法;从东坡先生的诗词、绘画创作,聊到他几次被贬,却都坦然面对;从他多年研究美食,自创了留传至今的杭帮名菜“东坡肉”到他在杭州修河道、筑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所筑的长堤叫做“苏堤”。我们畅谈、交流着各自的思想,我对眼前的这位大文豪更添敬佩,他才华横溢却也命运坎坷;他是造福百姓的父母官,也是数次被贬,却依旧苦中作乐,胸襟开阔的乐天派。如果我生活在宋朝,我一定会追随东坡先生,做一个善良、认真的人。
聊了许久,东坡先生邀请我吃他烧的笋烧肉和青菜汤。我欣然答应。东坡先生的文学艺术造诣深厚,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觉得自己有太多需要向他学习的地方,可心里又有一丝不安,我必竟生活在现代……就在产生杂念的一刹那,闪现出一道刺眼的光芒,我知道那是时间与空间擦出的火花,我要回去了,回到我真实的生活里,我担心它在把我带走的时候会让我遗失与东坡先生的记忆,与宋朝的一面之缘……来不及想那么多,一阵眩晕,恍惚间睁开眼,我已回到了家,一切又恢复了原样,窗外是飞驰而过的汽车,红绿灯口立着一群等待过马路的孩子,而我终究没有将穿越宋朝的那一段记忆忘掉,东坡先生与我的对话也将永远激励我做一个像他一样胸襟坦荡,热爱生活的人,这一点无关乎我生活在哪个朝代,我是谁。
作者姓名:王馨园
学校:浙江省德清县华盛达外语学校
年级:初一
班级:192班
指导老师: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