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1 我想回到宋朝 葛子萱
我想回到宋朝
我沿着汴河走过喧嚣的勾栏。
满目繁华,茶坊林立,瓦舍密布。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古语道“民以食为天”,到了北宋,定要约上苏东坡喝喝酒吃吃夜宵,作回“酒肉朋友”,好好品味品味这“舌尖上的汴梁”。
进城,满眼“新声巧笑于柳陌花”之绮丽。各色美味或隐在大街小巷的摊头,或大摆于富华名楼的席间。别急,可别叫这里的美食迷了眼,吃货们的主要聚集在名扬天下的朱雀门前——
羊杂,羊生烩,五味杏酪羊肉香四溢,回味无穷;煎百肠炸至金黄,爽滑酥嫩,每一口都刺激着人的味蕾;还有冰雪冷丸子,冰雪荔枝膏等消暑美味;炸油饼酥脆香口,百味羹香鲜味美,更有着煎、炒、爆、炖、煮、炸、蜜等30余种烹饪手法,可式名馔层出不穷,一应俱全。
跟着东坡吃饱喝足,我不禁打量起周围人的行头来---宋朝的服饰也同样深得我心。女子主要着衫、襦、袄、褙子、裙、袍、褂、深衣。“大袖”逐渐兴起,宽松舒适;男子则主要着襕衫、裘衣,戴幞头等,飒爽英姿挥袖间。
其服色定是一大亮点:如果盛唐的色彩如青春年少,浓墨重彩,富丽堂皇,那么宋代的色彩就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沉静雅致,一扫唐代的奢华张扬,给人以温柔、“盐系”素雅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这些服饰质朴中不失风雅,拘谨中不失大气,大大满足我“买买买”的欲望。
北宋的娱乐场所也是盛极一时。瓦舍、勾栏日日人头攒动。里头杂剧、滑稽戏、讲史、傀儡戏、宫调、评书让得人眼花缭乱;蹴鞠、相扑也是民间流行的娱乐项目。恐怕一整天穿梭于瓦肆之间也不会无聊,反而玩得不亦乐乎。五花八门的表演,人满为患的勾栏,织成了一幅盛景,繁华热闹得很。玩乐中说不定还能偶遇柳永,但想要和他勾肩搭背,你得先学好填词。
不仅吃喝玩乐,北宋的交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租借马匹的形式进行“交通自助游”。水运也极为发达。邮驿系统得到建立和完善。宋朝规定;每隔20里有驿,驿有歇马亭,每隔60里有馆,由“衙前”差役负责接待。这一系列人性化的“良心之举”都归功于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道路。如此多的出游方式,便捷的同时增了许多选择的余地。
此次北宋之行已接近尾声,流云的日子转瞬即逝。北宋,正若粉黛春秋谱写刹那间惊鸿,又如朝霞破暝击垮世事洪荒。
葛子萱 天台白鹤中学 九(5 )班 指导老师:褚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