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五题】+延迟满足,简单想象+王彬丞
延迟满足,简单想象
浙江省新昌中学高二(12)班 王彬丞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也可以想象它是分外的甜。”虽然只是先生对于婚姻做出的一个类比,可放在“想象”这一概念上似乎也分外合理。对于想象的设定,我们可以假设它复杂,也可以设定它纯粹。而在我才短短十七载的世界观众,想象,不需要过多的繁冗。
因为我发现,往往越是趋于简单地想象,越能接近真实的彼岸。
无论是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所提出的“大同社会”,还是托马斯莫尔所描述的“乌托邦”,他们的想象以及创造都只不过是满足于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当下的我们人类已有的知识好比一个不断发展的圆。这个圆越大,我们发现的所接能触到的未知的知识边界就越多,于是,我们的想象力因此在这样的空间中不断增加。这看似是一件好事,实则不然。在想象不断复杂化的过程中,也很有可能让我们的人类的欲望更加膨胀。而一旦人类的想象中过多的掺杂些人类的因素,其实已经不再是满足于一般的生活需要,而是在向更高的一层超越人类的欲望中迈进。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美国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在1976年造就了全球第一例冷冻人。他们先是将血液从人体中抽出并做一定处理,然后将人的大脑分离冰冻保存,人的机体中的细胞就会处于休眠模式,最令人惊叹的结果是,这种冰冻结果还能给人带来重生的希望。我记得当时看到时除了在感叹科技进步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担忧和后怕——这看似能重生的新模式给人带来了一丝新鲜感,但却违背了生命伦理。因为人们的想象出于复杂化,想象了冲破世间万物的规律,脱离了轮回的束缚,这是枉顾伦常并且不可取的。试想,如果人类不断地重生,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和我们在追求生命永恒道路上所作出的对于艺术完美追求的意义;而一个人的一生假若无止境,则越不能接近生活的本质,与人生的真实背道而驰。人们的想象应该要受规律的制约,改造利用规律应该要建立在原有的规律上,而不是利用复杂的想象,如何改变规律。简单的想象,能够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而想象的复杂化,有时却能危害社会,与人的美好愿望南辕北辙。
之前在杂志上阅览到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晓平专家成功为一只猴子换头的事,这一新闻在当时也是震撼了整个生物学界,国外的科学家表示对此分外的难以置信,用了“惊悚”一次描述他的行为。虽然猴子换头手术的成功,意味着人类在移植这一医学领域又迈进了一步,可我想这在道德的底线上这是倒退了一大步。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对动物的实验只是一种试验,证明这种想象的可行性,但最终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必将用于人的身上。这虽然有利于满足病人能延长寿命的愿望,这主观上违背了伦理道德,危害了社会的发展。人的想象是为了改造世界,造福人类,而不是违背人生的真谛,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最大的有利于社会的产物。简单的想象是为了创造出更新颖的事物来帮助人们,使人们运用其更加便利,而不是违背人类的底线,使人道德沦丧。
记得大热综艺《奇葩说》有一期探讨的辩题是“如果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当时反驳对方论点时傅首尔有一句话很打动我:“知识不分善恶,但是人分。维护一个世界的美好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但是毁灭这个世界只需要几个人努力就行。”人类的想象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美好面,但是如果有心人为之,也有可能造成我们的灭亡。简单的想象因为简单,所以往往是基于方便人类社会的发明,例如汽车、船只、飞机等,在便民的同时也造福于人类。可复杂的想象,很可能会让我们直接面临到人类道德的沦丧,从而导致人类的灭亡。简单,更能接近人生真实的彼岸,复杂,更容易被世俗的表象所迷惑,将会背道而驰。
《人类简史》中有延迟满足和及时满足这两种观点。采集文明时期的及时满足不压抑自己的欲望,反而被历史所抛弃;而看似压抑了的延迟了自己欲望的农耕社会的延迟满足,却恰恰带动了人类的进步。我们人类的历史是一段欲望膨胀的历史,而我们人类的发展史则是一段压抑欲望的发展史。试问,在前人这般的经验下,我们又为何选择复杂想象、膨胀欲望,而自毁我们的生存呢?
压抑我们的欲望,延迟我们的满足,克制我们的想象,让我们用恰到好处的简单的想象,去维护我们人类历史最稳定的发展。
(字数:1679字)
作者姓名:王彬丞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12班
指导老师: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