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我想回到周朝(苏悦)
每当读罢《诗经》,我都有一种静静的回想和感动: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没有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为什么无涯的空间没有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的信息在传递中蒙受损失?当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时,我想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我想回到产生《诗经》的时代————周朝。
穿越一段时间的隧道,我终于回到了周朝。
一位戴着蓑笠的农夫,把我带进了一片河流密布的地带。农夫告诉我,这里,有一条流淌着古老的爱情与农事的河流,河的对岸有采薇的姑娘、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部落- - - - - -
趟过河流,浪花溅湿了我脚上的草鞋。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一个美好的女子在浅水中采摘荇菜,她下水时向上挽起的裤腿儿,她弯下腰身的姿势,突显出身材的婀娜。河里的水草,缠住了她的脚,拉住了她的手-----
面对如此美到极致的情景,我兴奋得跳了起来。“这个惊艳了三千年的窈窕女子,不就是《关雎》里的窈窕淑女吗?”我高兴地问农夫。农夫笑而不答。
记得临来周朝前,语文老师告诉我,在三百零五首诗中,最喜欢的莫过于《关雎》。
一首《关雎》,美在窈窕,美在辗转寤寐的相思,美在琴瑟友之的希望,还美在那份遥遥的在河之洲的怅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曲《关雎》,让多少人陶醉于爱的美丽?让多少人坚定了对爱的追求?
“走吧,带你去我们的部落。”农夫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我跟着农夫来到了公刘时代周之先民生活的部落,一下子就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老人和小孩,怡然自乐。
农夫走进一间茅屋,拿起了一把祖传的农具,递给我一只箩筐,带着我去田间耕作、采桑。
明媚的春光照着田野,莺声呖呖,男人们都在田里耕作,背着筐儿的妇女,结伴儿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桑,人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夕阳西下,我跟着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了村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七、八月里,男人们打枣子,割葫芦;十月里男人们收下稻谷,酿制春酒,给老人祝寿。就这样,在村落里,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来周朝将近一年了,我该回现代去,去和父母团聚,去和老师、同学团聚,继续我的学业。
告别了农夫,告别了村落。我走过了秦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卡,走过了孤烟的大漠长河的落日,走过了江南的小桥,走过了迷离的雨巷,走过了每一个黄昏和清晨。一直走,一直走,终于走到了现代————-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
姓名:苏悦
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年级:初一
班级:703
指导老师:邹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