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我想回到唐朝+邵韩菲
我想回到唐朝
大唐,诗人云集,伴着酒香,诗书气自来。
盛世,孔明灯下,流萤小扇,美人依傍。
塞外,丝绸之路,繁华昌盛,结友人之邦。
“诗圣”杜甫曾这样描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如此盛世颇令人向往,试想繁华的长安城中,除夕夜,灯火通明,小贩的叫卖声、女眷的轻笑声、酒杯的碰撞声,都一同收进宽袖霓裳中了。现今,人们也只能还原出各种美人图,通过精深的化妆术来略窥大唐美人风采了。
在我心中,杨玉环一直是大唐美好的象征,而马嵬坡上,这朵白莲陨落了。每每想起,总是遗憾万分。不过,上天给了我一个机会,我成了玉环身边的侍女。
我眼前的一切扭曲了,睁眼,我已站在玉环身边。还不明真相的我,慌忙安置好一支玄宗赏赐的玉簪。
自此,我再也没有回到21世纪。我在杨玉环身边侍奉着,已有半载,这之间,我学了些民间流传的神奇的易容术,又与现代化妆术结合,已有小成。但我一直心事重重,算着时日,安史之乱,不远了。
我身为小小侍女,即便付出生命,也无动于衷,安史之乱果然没能被阻止。
“娘娘,带上我吧,我会对您有用的。”
“月儿,你同我一同出嫁,又一同入宫,还一同出过家,说甚有何用,我自然会带上你。”玉环的善良让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
在逃亡过程中,我有意拖延车夫与大队走散,向郊外前进。因军心不稳,政局混乱,玄宗竟未曾注意此事,事情或许还有转机。逃亡前,我在玉环的糕点中加了些许迷药,只会让她睡上一会。此处人家都已搬走,只剩几间茅草屋空落落得留下。我停车,请玉环下马车,她应是刚醒药,却见已身处野外,远离大军和她的玄宗。她眉眼之间的惊慌毫无掩饰的展露出来,我略有歉意,但还是骗她说:“娘娘,方才皇上恐您在军队中受怕,命我带您隐居于此,等大事平定,便来寻您。””玄宗,抛下我了?”玉环倒在马车上,“不,不,玄宗他不会的。君子一言,贵如千金,他不会也不能抛下我,对吧,对吧,月儿?”
我内疚不已,但大事为重,我带她过上了几日安稳生活。这段时间,我精心制成一张新面皮,附在玉环脸上,再将那些金丝绸缎褪下,埋于地下,为她换上了我特意带的旧素衣。她已如新生一般,但眉宇和举手投足中流露出的大家气派成为了她的致命弱点。我开始教她做粗活,搬柴火,她的善良再次被我利用,她的一双玉手终于打磨得没有那么纤细娇嫩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算好了时日,我领着她进了长安城,此时安氏还在今河北以西进军。我和她一起进了逃难人民的队伍中,以身体劳累为由,让她背起所有干粮和些许钱财,又接人群之拥挤,与她分开了。我回到了郊外的茅草屋,照着玉环的模样进行易容。给她日日梳妆,我早已熟悉了她面容的三庭五眼,本应熟记于心,了了几笔便完成。可这次,我画的格外的慢。我并不着急,我必须画出最完美的妆面,只需在行军到马嵬坡前完成便可。
我换上从土中取出的霓裳,几经辗转,终于到了马嵬坡。一批军队哗变,按照我的计划,果然,我已被冰冷的剑锋包围。玄宗在包围圈外,两批军队对峙着。
嘭,嘭嘭,嘭嘭嘭…… “陛下,望您以江山为重。雪花娘,这就回天上,化为雪花了。”我向唐玄宗瞥去。目光回到剑锋,我冷笑一声,“我明白,盛世需要美人承誉,乱世需要妖妃顶罪。”我向剑锋奔去。“玉奴!玉奴!玉奴,玉……”
此时,玉环应会看到我在包裹中留下的文字,其实,那是一位大文豪的诗句,他一生不赋权贵,只为玉环一人破例——他名李太白,诗曰《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大唐,盛世,然而终留不下一个女子。我愿为她倾世的美丽和善良化为雪花飞。
作者姓名:邵韩菲
学校、年级、班级:雷甸镇初级中学201班
指导老师:陆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