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三题】+在数据还未深入之前+吕易文
在数据还未深入之前
浙江省新昌中学高二(2)班 吕易文
《未来简史》在形容未来同数字紧密联系、因数字紧密联系的人类时用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叫做“智人到智神”,这个观点也如预言般的在这个信息技术都被数据化的时代被印证。而在这样的时代,似乎是魔怔般地,科技也出现被起身呼叫出了新的所谓“数字教”,部分人们需要维护信仰而不断数字化,即使我们不一定是信徒,但仍有一少部分人是。这就很值得我们警惕并向世人敲响警钟了。
其实察觉数字与宇宙之间持续的奇异关联的人,不胜其数。极为著名的一位,大概便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的真理是“以数字衡量”,用每个人的基本数据——例如生日、身高、体重——来计算他接下来的命运。凭着这份信念,他日益完善了有理数的理论,坚定的信徒以一定规模来号召世人,他们有了某个理论,统一了全世界,实现了从人到宇宙的跨越。可这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
纵观现代社会,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发现一种陷入无限循环的现象中:科学家们紧张地分析着科考探索数据以得出结论,经济学家们手持该月的消费水平表单预计与评估接下来的经济增长情况,环境学家分析着尾气排放量数值以点明未来的气候情况……甚至可以说,大部分科研工作者,甚至所有人,正不断地以表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未来情况分析。听着倒像是中学实验的最后一布,总得来讲这样形容也不错。群体的分析透彻了,其数据源头――个体,即我们,身处“云”时代不断提交数据的我们,在与大数据比较之后得到了我们的“个性化”数据。最早可能是平均身高、体重浮于平均值或年净增长多少多少,再来是一日卡路里的摄入与消耗精确到千卡,未来即是微元素到水只要你想查询,毫克亦只是一个单位而已。
头上有数字如此直观可不一定会有,但若是技术科有权限或者公司需要数据,可谓一览无遗。若说真实性,未尝不是真实至极,甚至纵横分析一应俱全,比档案还要聪明。私人与可公开的界线不知觉地向可公开处偏移。对于那些做作又故弄玄虚的人来讲,这番进步可以压一压邪风。但反过来,私人性质的“性”在数据定量后反被定性,如同做心理测评一样,没有好坏之分,但我经受不住这极速透明的样子。正视自己当然是件好事,有些用于回忆的数据,今年听这首歌几百遍之类,年末看看,似乎也觉得挺好。但数据本身并无满足,它将手伸入更深的地方,甚至于未来,它可能也会计算人脑激素分泌与神经冲动导向,头打开来和集成电路越发异曲同工。化为数据,储存在公司主机与广告商的记事本里,命运若想看,去找一台一秒不知后边几个零的机器即可,它知道。
数字本身又开始充当起了统一宇宙的角色,科学自然数,虚数的数字扩充等等等等,都只是待着表象产生,再化为二进制又用十进制写出来。新的数字教又在病毒般修建它的教堂,它躺在书桌或是口袋里,等我们去表明信仰与不断祈祷。
老数学教派的伟大领袖毕达拉斯,看着一乘一的方砖,试图计算对角线的长度。我们都明白那是根号而,是无理数他起先不明白,但他最后明白且规定它叫根号二,随后根号三五七十接踵而至,有理数有了新的伙伴,而他则失心疯般跳河而死。
我们不希望今日有谁因为新的数系进入而抑郁而死,只是希望未来别于数据之外,还有着某种有弹性的,不方便计量的东西公布,填充写数字时不得不留的空白。
(字数:1291字)
作者姓名:吕易文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2班
指导老师: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