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
高中组(题号4) 月 河
小时候的中秋节,总爱撑着脑袋。
望着那月亮发会呆,却什么也看不到。
“妈妈,你说--那月亮有什么好,一个个的,都要往那里跑?”
“嗯……因为,月亮香,月河长。”
“月亮,是香的吗?”
“蓝月亮(洗衣液)的味道。”
我没再问下去,就跑开了。跑到楼顶,猛吸了一口深秋的凉气,也半天没闻出一丝妈妈的味道—那蓝月亮洗衣液的味道。
楼下电视机里还“依依呀呀”的唱着,那是不知道播了几年的中秋晚会。我躺下,心想着今年又是只有月亮作伴的中秋节。那遥远的月啊,没什么星星陪它,也许就只有我了吧。
又过了几年,杨利伟叔叔飞天成功了。那时还小,我得叫他一声叔叔,至少全国小朋友都是这么叫的。
全家人都围坐在电视机前,特别是妈妈,凑得格外得近。而我,趁他们不注意,又偷偷溜去楼顶。
望着那月亮,却什么也望不到。
那是,没有中国人也没有嫦娥的月亮。
某一年的妇女节,幼儿园组织我们去挑母亲节礼物。还没有货架一半高的我,抬头,琳琅满目的商品。当我路过日用品的货架时,我闻到了妈妈的味道—那款最经典的蓝月亮洗衣液。我小心翼翼的捧回了家,把它藏在身后,迟迟不敢送给她。妈妈和我兜了好几个圈,我才肯递给她。因为那是我最敬佩的母亲啊!我感叹着一个母亲的伟大,一个女性身上散发的熠熠光辉。我是何德何能拥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母亲。她的职业一度使我引以为傲,这位航天局的燃料加注工程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直默默为这个国家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我支支吾吾了好半天,才吐出:“妈妈,母亲节......快乐!”
然后我,蹭地跑了。
妈妈总是夸我像冬日里的“小棉袄”。于是在那年的冬天,我穿到了“妈妈味”的小棉袄。暖暖的,香香的,像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下一年的阳春四月,我才恋恋不舍的将它脱下。
后来,那个曾缠着母亲,令她百感无奈的“十万个问题王”,也长大了。
反而那个一遍遍告知事实的女人,竟然也会有不知道问题的那一天。面对那反复的说辞,我慢慢地、慢慢地开始厌倦,甚至嫌弃她的啰嗦了。
而我的成长,又是怎样一件令她逐渐痛苦的过程。一个每天都要计算无数数据,必须精准到一分一秒,不容许出任何一点差错的女人,竟然也会拥有失去话语权,不知所措的时候。
小升初的那年暑假,母亲由于工作原因要被调离原有的工作岗位,去到了离家很远的城市工作。
刚开始的我满心眼里都是激动,终于听不到母亲唠叨的声音是如何一种快乐的感觉。她回来的时候,尽管会给我带好多礼物,但我依然受不了她的啰嗦。催促着她赶快离家,祖国还在等着她呢。
渐渐地……她开始变得不爱讲话了。
有一年的中秋,她吃晚饭趴在栏杆上。
她望着头顶的月亮,我望着她。她的背影,总有些寂寥,估计和她眼中的月亮一样。
她没开口,月亮也没说话,我心想这样也好,不用听她烦人的语调。
只是那天,在几米之内,我感受到了一条鸿沟,若隐若现。
时间一久,母亲回家的次数就变得越来越少,简直精确到了一年一次的地步。
我也渐渐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终于在初三那年的寒假,在家庭聚会上,逮到了她。
我问她,为什么这两年回家次数断崖式的减少,特别是今年,到今天,才回来一次。
她笑了笑,告诉我今年工作很忙:“没太多时间回来陪你,是妈妈不好。你不也希望妈妈少说点话嘛?”
我终于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大声谩骂着她。用尽生平所见锋利的字眼,责怪她不能出席我的生日,不能陪我去看电影,不知道我考的越来越好的成绩,不能给我熬红糖水,不能……
妈妈一下子愣住了,我看见泪水无声的滑落。但她紧闭的双唇止不住的颤抖,最终,依然没有说出任何一个字。
后来我们都默契的没有再提过这件事,只是那天晚上,那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我想了好多好多。我慢慢地、慢慢地发觉,那个背影的落寞,仿佛藏进了千言万语,终葬于心间。
人,总是要去远方,看外面的世界多明亮。抬头,就不再是家乡那轮形单影只的月亮。我却总是也要催着妈妈回家过节,让她吃上好几个星期都吃不完的饺子,还有我最讨厌的五仁馅月饼。
我们穷尽一生,背井离乡,追寻着远方不肯停下脚步,殊不知我们追寻的就是他们的方向。只是当我们再次看见他们的身影时,他们早已迈不开步伐,而我也终将追不上,他们头顶的那片月光。这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没有人能陪你走完这道阻且长。我愿你见月如面,最终不留恋这人世繁华。
时间越是走的温柔,越是割舍不了。
走过的尘与土,路过的云和月,来时有你,却要看你走掉,我想我再也闻不到,你那月亮的味道。
今年的中秋节,我仍抬头望。
望着那月亮发呆,没看到嫦娥或是吴刚,曾以为是桂树飘香。愕然闻到,竟有妈妈的味道。
只是妈妈早已不在,她被调去属于她的航天局的岗位上,已有多年不曾回家。她从不曾抱怨工作的辛劳,面对我说了一遍又一遍的叮咛,她只是回的寥寥草草几个字。只不过她回来的次数逐渐增多了。而我,也不再向她表达我的不耐烦,而是选择坐在她的对面,听她讲没有神话的故事。我从不打断那些枯燥不堪的字眼,虽然都是些我听不懂的专用名词,但我依然能想到,这十亿分之一的文明,正喷涌自己何其的力量,去探索未知的神话。而这些,都是每个中国人,每个如我母亲一般的人,肩上背负的巨大使命。不难想象,在不远的未来,我可以真的坐在月亮上,骄傲地告诉每一个人,这有我母亲的一份功劳。
我常常想,不知道她屏幕前的月亮,能不能看到我思念的目光。
发消息给她,她总是凌晨才回。拍给我的也不过是些坑坑洼洼,早没了当年想象的模样的月亮。不过是些灰灰沉沉的东西,最后怎散发出了无限的温柔。面对母亲的只言片语,我却依然刨根问底地问着她一些“无知”的问题。
只是终究还是闻不到,该有的味道了。
原来,偏要借着那月光皎皎,我才敢袒露那些思亲的话了……
不知那月光,还能不能一丝一缕地拉扯着烟雨湿潮,连忙递到她未枕的空床。
海盐高级中学 高二16班 邵书怡
指导老师: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