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五题】+平衡想象,中庸为妙+张坚熠
平衡想象,中庸为妙
浙江省新昌中学高一(3)班 张坚熠
虽然身处在这样现实的社会当中,可每个人都又有着复杂而又单纯的想象,这很正常。于是有人就觉得想象似乎可以决定我们前行的方向,非也非也。想象虽然寻常,不过并不意味着那些繁杂的想象就容易被世俗表象的东西所左右,也不代表简单的想象更能接近真实。在单纯与复杂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平衡点,在那里,我们能够摘下有色眼镜,用一颗纯净的心品味生活的美。
所以要想达到想象最妙的平衡点,应是中庸之道最为受用。
《论语》里头说得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赞的就是这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的确,如果一个成年人的想象过于简单,那么他会很容易地被认作是幼稚;可一旦一个人若想象过于复杂,则又会显得处事圆滑,被其他人鄙夷。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这也造成了我们生活状态的差异。有些人活得自由自在、无所顾虑,但他们并没有消极颓废,这就是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了。
在美国的历史上,林肯可以算得上是继华盛顿之后最有威望的总统了。他在冲破重重阻碍当上总统之后,任用了一个能力很强的原先的死对头做部长。林肯的幕僚说“那个人是我们的敌人,应该消灭它”,但林肯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把敌人变成朋友,就既消灭了一个敌人,又得到了一个朋友。林肯在敌人与朋友之间,他选择了他认为的中庸之道——化敌为友。这不仅需要宽广的胸怀,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在选择的左右之间,有一条中庸之道,它的上面有遍地的荆棘,踏上它,可能会磨破脚底、感到刺骨的疼痛,但若能坚持到最后,就一定是宽广的大路。有些时候,中庸之道看起来比单纯与复杂要艰难得多,但若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条艰难的路无疑是最好走的。
困难只是表象,与单纯抑或是复杂的想象相比,中庸之道是一种极大的人生智慧。孔子的学生曾参原来在耕地时锄坏了一颗瓜秧,他的父亲认为他用心不专一,用棍子责打曾参。由于出手太重,把曾参打昏了过去。孔子听闻此事后,教育曾参道:“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面对父亲的责打,曾参只知道“父母责须顺承”,却不知道行中庸之道,才让自己被打昏,也让父亲为他担心。正是这样单纯的想法,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有些时候,过于单纯或过于复杂的想象只会让自己陷入教条一般的行为,相比之下,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态度就显得灵活多变。正是这样的中庸之道,才有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旷达,才有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
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处世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拥有这种智慧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不会因为简单而显稚嫩,也不会因复杂而显圆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涉足所有的道路,只能在中庸之道上找寻自己的归宿。
所以何必再过多纠结是要选择复杂的想象还是单纯的念想呢?走中庸之道,品人生百味。平衡人生想象,择一中庸为妙。
(字数: 1169字)
作者姓名:张坚熠
学校:浙江省新昌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3班
指导老师: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