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梦回唐朝(官玉涵)
梦回唐朝
黑夜笼罩了天,万家灯火照亮了地。我伫立在窗前,看向窗外,看这繁华盛世,却也瞥见中东的战火纷飞。远望,透过那层纱,看破那片夜,不禁醉了。乘着时空老人的船,梦回唐朝。倘然站在这万朝金粉地——京都长安。
我手系一令牌,面刻一“李”,背书“太白”二字,才料想是穿越,且化身于李白。心中并无波澜,抿唇一笑,似在意料中。立在春明门前,缓步游走至东市,上了宏源祥的牌楼,叫来小二:“今是何年?”其答曰:“客官,如今已是开元十八。”“嗯,来坛清平调。”手执一盏,满盏,饮尽。
心中默道:今生今世为李白,断然不走没名路。
清平调,天子笑。
无奈世人嚣,知否才子傲。
开元十八,李白应是三十岁。按历史轨迹,是在长安,方才见过当朝官吏大臣,均被婉拒,仕途受挫。心想到安吏之乱后大唐的衰落,不禁心生愁绪。
因家事原因,不可科举,只得向皇帝进赋。换名科举,实是无奈之举,妙在均借现世所学之才引之,从而博众人首彩,几近波折,乃进殿试,随众书生入席,开卷,玄宗命吾等为开元盛世如何更盛作赋。我便写道:
执笔朝堂上,笑写八股文,
若拥民所向,唯有改革新。
上古东周时,齐任管为相,
魏令李变法,楚许吴改革。
秦时有商鞅,方才秦一统,
先人大改革,尚未及育人。
国学义务制,令百姓商贾官吏之子女同学,设学院为国立教育九年义务制,不可不读,以法规之,经济困难者,国发补贴,借以得民心,既而顺民意。
文理统考制,废除原有科考,赋予学生言论与思想自由权。
官品学位制,以统考成绩为准,来予以官职。
故灭贵,扬皇威,震海内。
耀我大唐开元之兴盛。
新育民,立王权,惊海外。
佑我李氏建唐之昌盛。
——李清莲
六月已去,正是新年霜旦,外有一阵喧闹,炮仗声辄然而止,我醉醒在宏源祥的牌楼,东市人群熙攘,忽列队跪下。御龙轿上端坐着的是当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宣李青莲觐见。”我整理衣冠,下了门楼,跪在玄宗面前,高力士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封李青莲为当朝宰相,附加新式改革之权,钦此。”“李青莲还不快快接旨。”“回皇上,不可,小人父从商,不可科举,是欺君,小人祖上与您同宗,却在宣武门之变中,战败太宗,是罪过。”“罢了,既按情分,也按本分,朕便赦免你的罪行,汝等还不领旨。”“谢主隆恩!”
十年眨眼逝去,霜染白发的我年方四十一了,天宝元年,已是壬午,这十年,我大唐日新月异,渐渐演化出现代科学的影子,封建社会开始褪去那张褶皱不堪的外衣,历史已被我翻开崭新的一页。
畅饮一坛天子笑,
不愿人醉醒,
几朝尘世间?
情露纸墨间。
何曾留君念?
愿留君不见。
人生几何变。
凭栏处,逢雨慢慢归路。
古今愁,赏月静静品酒。
波澜流,游唐匆匆解忧。
此生不枉为李白,
仰天长笑,是为文坛领袖,政坛豪杰。
即使无悔于梦归处,但也会有恨于太匆匆。
因为梦终究会醒,哪怕是这个时代。
作者姓名:官玉涵
学校: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年级:八年级
班级:803
指导老师: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