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四题】+河中之鱼+王尔佳
河中之鱼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高级中学208班 王尔佳
我是一条鱼生活在一条小城河里的鱼。我生于斯,长于斯,也不知不觉中收获了河水最深处的隐秘。
河水最早至于我的隐秘是我很想收藏的童年美好,虽然偶尔也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但因为太过幸福,所以每每想起都会觉得温暖,虽然它有点久远,显得有些朦胧了。记得小时候,我总会跑到靠近水面的地方玩耍:那里有很多勾着美食从天而降的线,那是真的即使在水中也不会受到影响的美好味觉,可妈妈说它们很危险,于是我总是会乖乖绕道而行;有时候我也会用尾巴拍拍那些肥美的蚯蚓糜,可有一次我看到一个朋友因为嘴馋忍不住,那条细线似乎也有感知一下在朋友咬住食物的瞬间就被猛地抽走,扬起水珠与蓝天拥抱,然后再落下,朋友好不容易挣脱了出来,可身上还是留下了些许伤痕,于是我明白了,虽然那些被细线激起圈圈涟漪虽然是我幼时仅有的世界观中所见到的极美的一种表现了,可它却充满危险。
对于河的第二份隐秘的珍藏是它曾经河边的盛景。记忆里那时的小城还没有高楼林立。虽然我居住在水中,可每次我用力跃出水面时可以依稀看到一些较高的房屋斑驳的白墙,墙上或许有些碧绿的爬山虎,将整片墙包裹,像是夏天想要爬上屋檐。江上的桥总是穿梭着自行车和小电驴,还有带着小孩拎着菜来来往往的妇女,以及在小凳子坐着贩售梳子啦,镜子啦,小皮筋啦等等诸如此类小物件的老婆婆,背负起小城的日常。
夜晚的江边有点点的亮光,像是离我最近的星星,令我留恋。最亮的,要数那座小凉亭。夏夜到江边吹吹风,是小城的人们舒适而休闲的娱乐。一些会拉二胡,唱戏腔的老年爱好者们一到晚上便会聚集在凉亭里,为这凉爽的江风,皎洁的明月,送上我不曾知晓的曲子,风雨无阻。因此每每到了这个点,我常常游到凉亭下面偷听上几曲。亭子边坐了很多听戏的人,他们摇着蒲扇聊天,有些吵闹,却盖不住那咿咿呀呀的唱戏声。垂钓者坐在自带的便携椅子上,散漫地抽着烟,听着曲儿,身旁放着桶和饵料,时不时吐出的烟雾在亭子的橘光下显得氤氲极了。
只可惜这样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
于是作为这条河的见证者,我拥有了一段不想保存的关于河的第三个隐秘。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似乎一切都是尘土落定了似乎,河水附近的一切都飞速发展了起来,一座座高楼在河边拔地而起,我甚至都不用再跃出水面,就能看见那一片片玻璃反射着阳光,布满了整座大厦,像是跋扈夏日的骄阳在叫嚣。桥上车来车往,人们匆匆走过,小贩早已被城管赶跑,只留下空白的砖块迎接新的脚印。夜晚那座最亮的凉亭早已淹没在五光十色的晚景灯中,即便是桥上过往的橘红车灯,也可以掩盖它的光彩。凉亭里还偶尔会有人来拉琴唱曲,只是我不再游到附近去停留欣赏了——水面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盒子和菜叶,靠岸边的水面常常浮着一层彩色的油脂,随着波浪浅浅地浮动,那个味道很是刺鼻。于是我开始往江底钻,可仍旧躲不过那机车轰鸣。
原来城市的真相就是如此喧嚣吗?
我将自己隐藏在水中暗暗想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岸边的管道会偷偷排出脏水,汩汩的水声像是死亡的鼓点。江水到处弥漫着一股夹杂着腥酸的臭味,浅绿的水也变得浑浊,托举着数不尽的泡沫板和菜叶子,蒙着厚厚一层油脂。我无法呼吸,我不见天日。后来江里瘟疫肆虐,半数的同胞都没能逃过一劫。与人类不同,我们并不能替死去的同胞埋葬尸体,那些遇难者翻着白花花的肚皮,只能与那些泡沫板为伍,大片大片地聚集在江面上。于是那些垂钓者不再前来,原本就死寂的江更加寂寞了。我幸运地存活下来,又将麻木地生存下去。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江边岸上开始挂起了红色的横幅,堤前也贴起了蓝底白字,上面写着“五水共治”。终于一切开始好转,人们通过环保加压,加快了那些落后产能的淘汰,夜晚的汩汩声消停了。那些泡沫纸盒菜叶子,也有专门的小船来打捞了。我再一次呼吸到了小时候新鲜的水,那些小白虾、小螺丝又开始成群结队地出现。游过凉亭边,我还是会停下来,即便现在已经鲜少能听见二胡声,可是意境总归是回来了,明月清风,悠闲的人们,静谧的江儿。垂钓者慢慢回来了,蚯蚓糜还是一样的喷香,鱼竿倒是比先前更加精致牢固了,我的小把戏已不再骗得了他们,好在他们也为这江点染了些许生机,算不得无聊之辈。
似乎这是我对于河之隐秘的最新的留念了,但这个隐秘让我们所有的鱼都有了新的希冀——
梦中童年的样子,也好像没那么朦胧了。
(字数:1729字)
作者姓名:王尔佳
学校:浙江省海亮高级中学
年级:高二
班级:208班
指导老师:张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