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四题】遗失的河神+丁嘉雯
遗失的河神
天刚泛白,夜未消退。樵夫便起床,穿山那麻绳做的鞋子,对着阴雨连天的房屋外发起了愁,自言自语到:“这可怎么办,连下了半个月的雨,叫杂家还怎么活。地里的庄稼都被冲得稀巴烂,山上路滑的跟泥鳅似的,哎!怕是又有什么事要发生了。”樵夫只得不住的叹息!
半月来第一次雨停了,樵夫一脸惊喜,便抄起渔网,山上怕是去不了,只能去山脚下的河里捞点鱼回家。
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樵夫拎着渔网,想来也是奇怪,雨都停了怎么一个人都不见。樵夫也没多想,加快了速度,生怕别人来抢这雨停捞鱼的好机会。
刚到河边,它便心生奇怪,到处泥泞可偏这河边泥土干燥,河水也只是缓缓流动,来的路上许多小树都被冲倒,而这河边的树,甚至是草都屹立不倒。樵夫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索性,托起渔网奋力往水里一抛,还险些掉下去。其他人撒渔网至少都要第二天才去收网,而樵夫看着有鱼入网,就急匆匆的收了网,觉得怕是要下雨,先弄几条再说,便准备回家。
突然,他隐约听到响声,停下来细细一听,转身朝着身后的渔网,俯身凑近仔细一听,吓得他连忙后退。转念一想“我作甚要怕这么个玩意儿”,拎起渔网起身,就听见鱼说:“你若放开我,我便给你看好东西。”樵夫心想反正都在自己的手心里,还怕他跑了不成。
樵夫感觉自己变得轻飘飘的,不断上升,置身于广阔天地。骤然,一道惊雷从天空划过,他吓得颤抖,被雷击中的地方出现一团灼烈的光。他刚想要靠近,便有一群穿着树叶的奇怪的人跑过来欢呼着,就像发现什么新奇的东西一样。之后便簇拥着拿着东西放在上面烤,这是樵夫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火啊!原来是这样出来的啊!凑近一看,谁晓得那团光会突然蹿上来,猛的一回神······
看着鱼,若有深思······
拎起鱼回家,余光瞄到什么东西落下,但也没在意,哼着小曲儿,拍拍屁股走了。回家后顺手丢给阿旺一条烤熟的鱼,阿旺便欣喜的吃了起来。
樵夫回家怎么也想不通这怪象,又想到从鱼身上掉下来的东西,刚停下的雨又下了起来,还愈发大了,樵夫怎么想怎么头大。那个东西一直抓着他的脑子不放,似要冲出来一般。
终于又过了半个月,雨小了很多。樵夫便起身去河边。他大老远便见一颗发光的珠子,忽明忽暗,樵夫的眼珠也跟着忽明忽暗,忽然一道刺眼的光芒刺入他的眼珠,直击大脑,映在眼前的便是他从未看见过的东西。
他觉得自己很轻,可以随意飘动。看着的坑坑洼洼,四周不见一滴水,都是形色各异的圆球,有发着黄色光芒的,有发着紫色光芒的,周围还环绕着小石块。空中溢散的星星点点缓慢移动着,绕着中心缓缓推动,流泻的是金色的丝带和流溢的银光。
他感到一股巨大的冲击力向他袭来,待他看清,出现在面前的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庞然大物,往上直窜,轰隆的声音和尾部的灼眼的火光,热气扑面而来,樵夫只惊叹道:“怎么这么烫,是太上老君的火炉子吧!”一声不响,他的身体断成两截,一截还在往上飞,而另一截直直向樵夫砸来,樵夫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回神,看见那珠子不亮了。
樵夫感觉自己又被骗了,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他想了想,说不定是个宝贝,先拿走再说。
回家途中,终于碰见了一个老人,和老人打了个招呼,正准备离开,老夫拉着樵夫衣袖说:“你身上怎么在“滋滋”在响”。樵夫疑惑,他并没有听见什么响声,只觉是老人耳朵不好使,胡言乱语。
还没到家,暴雨便下了起来,声音如嘶吼一般。这可把樵夫吓坏了,叫阿旺进到屋里来,半天没回应。樵夫反复琢磨这珠子,怎么就不亮了?倾刻,樵夫觉得手中的东西重了许多,还烫的像火烧一般,猛地一抽手,甩掉那珠子,不知是力气太大还是怎样,它发出如刺般的光芒刺入樵夫的眼睛,他惊恐的看着这如山般高的异物堆在城市中心,甚至上次所看到的地方也漂浮着这些异物,河里的水干涸的只剩鱼的白骨,森林已不再是森林,成群的动物倒在河边坠入山崖,有的甚至在啃食同类,他看着自己赖以生存的森林变成如此模样,他的眼睛在流血。再次回神,原来自己早已泪湿一片······
一声狗叫,便瞧见阿旺跑了过来,衔起那珠子,一溜烟的跑了。外面雷声作响,又不敢追出去,只能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一连过去几天,雨声夹着雷声不断,而捕的鱼早已不够樵夫吃,可真是快愁死他了。
慢慢地,雨停了,雷不响了,似乎还有天晴的迹象。樵夫没多想便去找阿旺,鬼使神差的走到了河边,大老远的看见了阿旺倒在河床上,却不见那珠子踪迹。河里的水消失了一样,隐隐的能看见河底,好像这一个多月来的雨全从这里来。
樵夫愈发害怕,拎起阿旺准备回家,顿了顿想“无论那珠子有没有放回去,我还是回去看砍柴吧!”有觉不放心,便在河边立了一块木牌。
多年来不探这河底究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慢慢地,便淡忘了它······河水恢复了原样,时常倒映着一些奇怪的东西······
百年过后,一个小男孩儿撞倒了木牌,掉入河底,后无人知晓木牌上到底写了什么,在无人问津······
作者姓名:丁嘉雯
学校: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湖溪高级中学
年级:高三
班级:302
指导老师:吴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