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
垓下之“围”
杭二中 高一412班 童垲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心情沉重地合上《项羽本纪》,我的神思还在乌江边徘徊,四面八方的楚歌声中,《垓下歌》的绝唱犹显苍凉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我心目中的一代战神就此陨落了吗?
电视画面中,70周年国庆阅兵准时开播,舰载歼击机、坦克车、核导弹一幕幕闪过,高科技的军备武器展令人叹为观止!
闭目沉思,西楚霸王、古代战场、现代武器在脑海里轮番重播,思维也遵循了熵增定律……如果,项羽拥有这些高端武器,他的命运会不会改变,历史会不会改写?恍惚间,眼前的电视机变成了时间机器,我摁下遥控器的快退键,心里默数着:公元2000年……公元1000年……阵阵楚歌传来,我一个急刹,时间刚好停在了公元前203年12月!
定睛一看,发现自己已身处漫漫硝烟之中——时间机器的空间定位精准度还算可以!我拿起军用夜视望远镜,观察到远处一位将军正被数十人团团围住,身上铠甲已破,身负重伤,却仍英勇神武,气场强大,震得周遭敌兵不敢近身。忽听他大喝一声,突破重围,向我所在之处冲来,后面追兵密密麻麻。看到飘扬的战旗上的“汉”字,以及眼前这幅场景,我便料定此乃楚汉之争的终极之战——垓下之围,眼前这位将军,必为霸王项羽。我心生怜惜,右手一招,一辆火箭弹车便疾驰而来,车上炮弹齐射,隆隆声响彻云霄,大片汉军被炸得灰飞烟灭,个别幸存的也早已被这吐着火舌的怪物吓得肝胆俱裂。细看项羽,真壮士也!虽然他也从未见过如此“神器”,但他神态自若地看着眼前这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伺机反攻。
硝烟散毕,项王大步向我走来,问道:“尔等何人?”我回答道:“属下从未来而来,只因久仰项王大名,愿辅佐大王完成统一大业,了却人生夙愿。”“你?”项王瞟我一眼,见我穿着一般,虽是“奇装异服”,却也不似名门望族之辈,听得他咕哝一句“一介布衣尔”,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不屑。虽是轻轻一瞥,我却明显感受到了轻视。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贵族之气”,即使身临绝境也有着无法掩饰的优越傲然。
随项王行至军中,向他展示了我的精妙武器,项王大喜过望,仰天大笑:“天助我也!”说罢,径自离开,竟只字不提论功行赏之事。我大为不悦,果如韩信所言,“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真是个抠门的家伙!
次日大早,项王与我带着精良武器展开摧枯拉朽的反击,一举攻破汉军生擒刘邦,项王大肆屠城,却唯独免了刘邦一死。我恐慌进言:“万万不可啊!项王,您这样滥杀无辜,树敌千万,必失民心!而刘邦最是留不得的,斩草必除根!鸿门宴错失良机已铸成大错,复留他更是后患无穷。”项王不耐烦地摆摆手道:“这些小老百姓,命如草芥,不值一提。刘邦却是将军,暂不杀他。况且他已是我的囊中之物,不足为惧。”
数月之后的某夜,项王被刺身亡。只听得府中呼声四起,四周皆为沛公军。刘邦何时在项王军中又组成了一支军队?我正兀自纳闷,迟疑之间已被抓至沛公面前。他一见我便亲自迎上前来,竟不计前嫌欲纳我入其麾下。
我心绪繁乱,恳请沛公容我三思,尔后便退出帐来。恰逢大将军韩信阔步走来,他一见我便诚挚邀请道:“项王坑杀二十万投降的秦兵,却封秦国人最痛恨的三个秦将为王。后又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已经大失人心。而刘邦进关之后,废除秦朝酷刑,跟秦人约法三章,安抚百姓,尽获民心,值得辅佐。”
我闻此语,不禁掩面叹息:民心即政治,性格即命运!垓下外围的重重敌军不过是个有形的樊篱而已,孤军奋战的表象掩盖之下,项羽的失利却不是因为兵器兵力的匮乏,而在于他始终未能突破自己的心性之“困”——他的轻敌自负、刚愎自用、有勇寡谋、不善用人,以及残暴的性格铸成了无形的“四面楚歌”将他团团束缚无力挣脱。垓下之围,实是被他自己的性格缺陷所“围”啊!最可悲的是,至死他还无法认知自己,更不知反思悔悟,却一味地将败局归为天意,所谓“非战之罪”也。
也罢,历史终究是不可改变的!我无心再留在这乱世之中,复又摁下手中的快进键,瞬间回归美好安定的现世。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想要走得更高更远,必须清晰地认知自我的局限和困境,突破“我”之重围,成长提升,才能活出一个更高版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