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1题】我想回到三国(李映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曾经多少次午夜梦回,越过了漫漫时间长河,我幻想到自己也是那沧海一粟,有幸旁观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我仿佛是醉了酒,这应当是个梦,梦中恍惚出现了一个人,我从未见过他,但不知怎的,一看到他,我就知道了。“如切如磋,如磋如磨”,周瑜。
他坐在马上,似在远眺。忽然面色一喜,下马便拜 “某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
那人听了,也欣然笑道:“吾得公瑾大事皆矣!”
在一旁听到这里,我知道了这是周瑜带兵投奔孙策之时。其时孙策刚刚脱离袁术,还未有威信,急需扩充自己的实力,却八面无援之时,周瑜恰时带了粮草兵马出现了。两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喜悦重逢,未来的坎坷尚未揭晓,他们只是心中的壮志相互碰撞,一起构想了未来壮阔无际蓝图。我不由感慨,脚下发出了声响,周瑜被响声惊动,向我看来。
“你是……?”
我还觉得是这梦里,想来梦中人应当是看不见我的。被这一声,我也不知所措。最终,在我费尽口舌的解释一下,他们相信了“我”是来自另个时空的的旅人。并且答应收留我一阵子,待我的“旅程”结束。但是我发现,每当我要说出一些有关后续的历史,声音就被自动消掉了,他们无法听见。我只能旁观,却无法插手
我也和他们一起在江东生活了起来。但也只是算“活着”,却不能算是“在人间”。我虽然可以被周围人看见、听见、触及,却像是被天地法则所束缚,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再对这个世界的走向产生任何影响。只要说了有关后续历史的话,就自动被消音了。我旁观到了他们美好的时光。我还看到了那流传至今的典故:曲有误,周郎顾。那时周瑜正是弱冠之年,资质风流,仪容秀丽。使得江东的女郎们每每见到了他都要忸怩不已。况且他精通音律,弹有一首好琴。还有那“知之必顾”的性子,这也才有那“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美谈了。
可美好向来不长久。公元200年四月,孙策要去山中打猎。我知晓正是这一年孙策遇刺身亡,于是我叫住他,想要说些什么,可话还未出口,只见眼前画面光影流转,我只看到了他疑惑的眼神,便消失在原地。
画面一定,落在了满目素白的军营中。此时的我已经无法被他人看到了。我只能叹息着看到曾经生龙活虎的小霸王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他对孙权嘱咐道:“…….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
公元200年,孙策身亡,时年26岁。军中大事皆托付给了尚属稚嫩的孙权身上。
但孙策死后,周瑜仍旧忠心的辅佐孙权。他有着和孙策同样的运筹决策。
画面再次一转,昏暗的军营中,我站在黑暗的角落,看着将领们在讨论着如何面对曹操的数十万水军。众人皆惶恐不安,胆战心惊。有人提议为了大计考虑不如迎之,有一人站起来驳斥到“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正是周瑜。他比起当年更显锐利。他强硬的表态,这仗要打,必须打,而且有人能打。这个人就是我。
后来?后来辽阔江面火光漫天,曹魏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赤壁一战传为千古佳话。从此曹操退回北方,三足鼎立之势形成。
画面再次流转,火光照耀着,像是将画幕灼烧了,变得越来越模糊。最后闪到一处房间。男人在床榻上孤零零的躺着,他快要死了。我走到他面前,他感到有人在附近,费力的睁开了双眼。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只用眼睛紧紧地听着前方的我。他看到我了!但想来,他可能只以为这是临死前的黄粱一梦。只见他最后朝我释然一笑 闭上了双眼.闭眼之前,我还依稀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当年翩翩少年郎的影子。。弥留之际,又似当年。
我醒来时,发现我早已泪流满面,那相隔当年梦中的岁月,还历历在目。令我恍惚。
湖溪镇中八年级5班 李映雨 指导老师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