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3】未来与文明 王舒颖
未来与文明
公元2040年,我有幸穿越时空来到2200年。启程之前,我想这一定是趟有趣的旅行,未来是怎样的呢?人类的科技发展成什么样了呢?未来的人又是什么样的?
2200年的世界,是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这里,没有人驾驶汽车,飞行舱在天空来去自如。飞行舱里,前座是无人驾驶却仍闪着灯的仪表盘,后座的乘客聊天休息,好不惬意!高楼大厦此起彼伏,每个楼顶都拥有着一块飞行舱停靠地。我走进一家餐厅,店内机器人点单的机械声起起落落,它们有条不紊地传送着餐点,食物也由机器人制作,每一次翻炒每一次撒调料都恰到好处。
吃完午饭,我在大街上游荡。我漫无目的地飘落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小镇。这座小镇坐落在一条河边,然而这条河,与其说是河,更不如说是一条流动的墨水,它似乎在无声地怒吼着,黑色的流水吞噬着人们的黑恶。他们扬言“一切都是为了科学”,殊不知这是自欺欺人,这是自讨苦吃,到最后“人定胜天”这一肯定句也打上了问号,从依赖自然到自认凌驾于自然,定然会被自然所舍弃。弄堂里,大大小小的垃圾堆积在一起,散发着恶臭,招来成群的苍蝇,一旁的自动垃圾箱似乎早已失灵,上面积满了灰,即便这样,仍有不少机器人带着垃圾前来。路过大街小巷,遇见的人屈指可数,这些人各个肥头大耳,宛若回到了唐朝那个以胖为美的时代,这样的体态,大抵是什么事都依赖于机械而放纵了自己吧。
傍晚,我来到了一个人民广场,然而却只有几个形单影只的人。在我现实生活中,广场上总是热闹异常,阿姨们跳着舞,孩子们玩着运动设施,篮球在地面上砸出“砰砰”的声音,而此时,这里却是清冷万分。也许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随着时间推移和科技发展而淡漠了吧。
深夜,我踏上了回程的旅途,一想到未来是这样一番情景,不免心生酸楚。尽管科技改变生活,但“我思故我在”,唯有不断思考才能不断进步,我们不能永远依赖机械,拥抱自然,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作者:王舒颖 学校: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
八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屠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