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2号) 讯息不等于眼界(李可)
讯息不等于眼界(李可)
陈丹青说过:“年轻人仍然所见极有限,又迷失在太多讯息中,讯息不等于眼界。”
在这个网络时代,每天信息就像流水一样,在我们眼前流过,紧接着飞快的奔流一去不复返。我们以为自己从这些信息中偷窥了世界的全部,却不知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自以为看透了世界,了解世俗,认为“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殊不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我们自以为历经诸多困苦,看破红尘,欲想“明朝散发弄扁舟”,但到头来却发现只不过是一些小磕小绊而已。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 在这个高科技时代,享受着高科技给予我们的快捷与便捷。在古代,要千里飞鸽传书,要快马加鞭送信。娱乐新闻,国家及国外大事,只有你看不到,没有你搜不到。世界正在发生的也可以通过直播实时接收到。然而,正如索尔仁尔琴所说:“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每个人的一天一定是充实又忙碌的,一天的工作本就身心俱疲,海量的讯息倘若袭来只会让人倍感压力。大家想要用信息填埋自己的学识,想要扩大眼界,殊不知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信息化的浪潮席卷而来时,我们更应该发现所丢失的质朴。澎湃新闻说过:“与信息数量越来越成反比的是,我们距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记得重庆大巴车坠江一案发生时,视频流露出来的是一小汽车逆向行驶导致大巴车坠江,当时小汽车车主惨遭全网痛骂。直至黑匣子出现,音频流露出来,才得知事实真相:一女子因错过站点和司机发生争吵,而后抢夺方向盘,导致坠江。众人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胡乱猜测,冤枉他人,斥责他人。若小汽车的主人因为此事留下心理阴影,这过失该由谁负责呢?当讯息扑面而来时,我们常常会随波逐流,相信虚假信息。我们总认为自己看破了世俗,却不知自己像井底之蛙一样可笑。这个网络上有一群被称为“键盘侠”的人,他们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在网上随心所欲,畅所欲言,用一个“批判”的眼光来评价,其实不过是颠倒黑白。
这个时代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数量不断增长,导致我们没有了思考,一直在麻木的接收信息。我们失去了思维与自己的想法,就像机器人一样只是把信息机械化的存入脑中,好的差的一律接收,没有选择,我们不应该听风就是雨。究竟是他人的猜测,还是事实真相?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才可以。
讯息不等于眼界,我们应该理性的去面对信息时代。在成千上万的信息中,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也要谨记网络非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我们无权去关注他人的生活,也无权去控制他人的喜怒哀乐。
作者:李可(浙江嘉善中专高一1917)
指导老师:杨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