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1】+我想回到北宋+刘亦奇
我缓步走出位于杭州梅登高桥的官衙。
身份是提举两浙路市舶司使,年代是北宋……你没猜错,我是个穿越者,为改变中国北宋之后的命运而来
计划的关键点,就在这个官衙上。
当时,梅登高桥叫梅家桥。
宋是个特别重视对外贸易的朝代。为促进对外贸易而设的市舶司,很长一段时间内,官衙就在梅家桥附近。
梅家桥下,就是中河,当年杭州东面的护城河。
当时的中河,一头连着钱塘江、杭州湾,一头连着京杭大运河。中河比现在宽很多,当时无数船只来来往往,运送货物。
钱塘江,意味着对外贸易。每年四五月间,有数千艘海船从南亚、东南亚甚至中东赶到杭州来交易;十月西北风起,它们又会离开。
北宋对外贸易发达,却偏重于东南方向的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
北方城市偏少。
丝绸之路已经没落,海上丝绸之路正在兴起。东南在变富,西北在没落。
北宋因此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之前一千多年,国防重点在西北和北方,因为丝绸之路经过,财富也聚集在西北和北方,财富和国防力量在同一个位置;进入北宋后,国防力量和财富完全反方向,要维持国防,只能靠财富调配,偶尔一次操作不当,就会出超级大乱子。
朝廷对财富的调配力量再大,如果没能和民间力量相结合,遇到重大危机,就会显得不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或粮草不够,再强的兵马也不行,甚至可能兵马干脆就根本强不起来。
北宋和南宋,甚至以后的明朝所以会灭亡,原因就在这里。
爸爸喜欢历史,这是他琢磨十多年才想出的答案。
广州、泉州、明州……这些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要么太远,要么位置太偏。
如果要改变历史,最关键的城市应该是杭州。
京杭大运河,是条超级水上大动脉。通过它,可以沿长江而上,一直到进入四川;也可以北上,到北宋首都汴梁、西安,甚至进入山东、河北。
史书记载:两浙路市舶司所在的梅登高桥之外,现在的杭州市体育馆和丝绸市场边,有商人建了好几千个店铺,专门来从事贸易。
我穿越到北宋后,把这个市场扩大了十倍。
十分之九的店铺,免费分配给了来自西北和北方各地的商旅,在杭州,他们可以出售当地特产。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被我完美地连接起来。
贸易,会让财富持续流入西北和北方。
很多货物,会继续沿着丝绸之路,流向中亚、欧洲。
把计划执行好,就不会有靖康之乱,不会有崖山之战,甚至连大航海时代,也十有八九,只可能由中国人来做。
这就是我想留给那个时代的想法。你可能看出来了,它不是原创,因为它其实就是:北宋版的“一带一路”倡议。
作者姓名:刘亦奇
学 校: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
年 级:初二
班 级:3班
指导老师:林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