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稿
消息通知

请在登录后查看

参与投稿

参与活动

互动留言

锐角网-中学生天地旗下网站

【高中组第2题】无处安放的隐私(单嘉莹)

作者:shanjiaying 投稿时间:2019-11-14 11:42:44

早晨起床后,手机为你自动推送了你感兴趣的新闻;到了饭点,外卖APP已为你推荐了你最爱的套餐;闲暇时打开QQ音乐,歌单里放的全是你爱听的歌;上网购物时,你又惊奇地发现想买的东西已被置顶……一天下来,你发现自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想要的东西,身边仿佛有个服务生,他是你肚子里的蛔虫,知你所知,做你想做,让你心情舒畅,倍感惬意;但冷不禁地,你又发现原本只有自己可以进入的一方秘密天地已被数据、网络插满了旗帜,自己已沦为信息时代的赤裸的人。于是,你陷入了疑惑——在信息时代,该如何理解隐私?又如何保护隐私?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个人隐私”应该被重新定义。许多年前我们认为的隐私如今已成为了“个人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地址等——勾勒了互联网上的你,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体貌特征。大部分网络行为,比如购物、买票等,都要实名认证,提交这些数据。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透明人”,很难做到绝对的个人信息的自我封闭使用,除非完全不上网,做一个与这个世界完全隔离的土著民。个人信息化生存与保护个人隐私,成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

    同时,客观地说,对于个人信息偏开放的态度、相对宽松的政策,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很多人都会惊讶欧洲居然没有移动支付,大多数人仍选择使用信用卡甚至现金。这并不是因为欧洲没有相应的硬件设备和技术,而是欧洲人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持有谨慎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许正是欧洲没有诞生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原因之一。人权的保护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似乎也是另一对“鱼与熊掌”。

    但是,个人信息的开放,并不意味着个人隐私就可以被肆无忌惮地窃取。然而,这种事情却屡见不鲜。Facebook泄露用户信息来预测和影响投票箱中的选择结果、支付宝疑用通过用户授权协议的方式收集用户信息、火遍网络的ZAO换脸软件疑似利用公众好奇收集公众面部信息……许多APP以默认用户同意条款,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使用施加着不对等的霸权;朋友圈跟风刷屏的热点和营销事件背后,常常都有诱导扫二维码授权从而搜集用户个人信息的嫌疑。同时,互联网创业的风行也滋生了很多风险,比如公司倒闭了,那些已经收集到的个人信息怎么解决?会不会存在大面积的泄露?

除了站在隐私泄露风口浪尖上的互联网企业,在一些不经意的场合,个人隐私也存在被窃取的风险。如基层政府官网、高校官网等公共服务部门,存储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由于安防技术严重滞后,抑或某些单位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少数“内鬼”为牟取不法利益铤而走险,这些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和盗用。比如在20141225日,作为铁道部唯一授权火车票订票官方网站的12306,超过13万条用户数据在互联网上被传播和售卖。一些政府信息公示、社保、招考等场景,往往成为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的重灾区。

当然,许多个人行为也是造成隐私泄露的重要原因。频频在网络上,特别是不正规的、监管缺失的平台上发布个人信息、定位,无疑就是去送货上门。

立足互联网时代,数据已成为界定一个人网络属性的细胞,它早已不再是“身外之物”。而要保障个人隐私权利,保证大数据不被异化,既需要监管部门进行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治理思维创新,把个人隐私的范畴进行更为精准的界定,平衡个人信息保护与信息化发展之间的微妙关系,推出强化隐私保护的互联网法则,也需要科技公司更有良知、更有担当,让大数据在善意的边界内蓬勃发展,同时公民自身也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让互联网时代的信任不被辜负,共同建立起隐私保护网。

信息时代,让我们自由而自在地遨游!

作者:单嘉莹

学校: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高二(11)班

指导老师:盛旭峰

活动简介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连续举办14届,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与学生最多、影响最广的纯公益性作文赛事,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万中学生参加。中学生天地杂志社作为大赛浙江区独家承办方,自2013年起以《中学生天地》杯作文大赛作为浙江赛区选拔赛,推选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历届比赛中,本赛区选手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赶紧敲击键盘吧,我们期待你的参与!

开始时间:2019-09-01

结束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