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第四题】似水在流年(夏文青)
似水在流年
——一条河的隐秘
浙江省乐清市第二中学 夏文青
原本商定这周是待在家中,安心学习的。但老家那边又有些事,爷爷在外地,也只能由爸爸代理。我的户籍在父亲名下,便亦同去了。
父亲驾车。乡间的路不比城市的宽敞,时不时又有小孩从巷间蹿出来,父亲不得已将车速调慢。如此这般,到老家的时间便延迟了。我着实无聊,便倚着车门向外看去。
“这条河你还有印象吗?”车速慢下,父亲得了些空暇,余光不时地向外瞥。从后视镜中看见我怔怔地望着窗外,开口询问。
“嗯,有吧。”我下意识地答道,“以前这好像还没有栏杆,之前有挺多人走夜路失足的,所以才装上的。”
父亲似是不太满意我的随意,又追问:“不是,是说你小时候。”
小时候?我的思绪忽而有些飘乎,小时候,好像,印象中,是有这么一条河在的。只是,有些不甚清晰了。一副河的画卷,缓缓在我面前铺开,模糊,又遥远。
“噢,也对。”父亲似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你小时候都待在村里,不怎么出来的。也罢,待会进村便会记起的。”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车子慢慢驶向了一道石门。看着石门旁的一株老桂树,树枝槎桠,有些生的早些的桂花,已然是落下了。人闲,桂花落。看着随波逐流的碎花,一段尘封的记忆,慢慢浮现……
“呀!好多花!”秋日黄昏,一群幼童围着村门口的桂树,兴奋地嚷嚷。几个“艺高人胆大”的男童争相爬上桂树,手一抚,便落下阵阵桂花,引得树下女童连连欢笑。香花衬笑颜,人和花都是更美艳了。
也不知是谁提的议,孩童们捧着大把的桂花走到离树不远的河旁,扬手,手中的花雨一般地飘在河面上。几个调皮的追着花向外跑去,直至累了,才尽兴地踱回。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经孩童们这一折腾,原本浓郁的花香更醇厚,竟是引了村中干活的大人来村口探究竟。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觉察被人轻碰了一下,我抬头,却见父亲似笑非笑地望着我。“我去办事,你别走远。”
原来是到了。我点点头,便兀自向河边走去。不知怎的,冥冥中有人牵引一般——河的那边。
我随性坐在河旁的一张石椅上,直直地看向河面。水鸭凫在河面,一圈圈波澜有序地扩大、泛滥……恍惚间,我看到一个穿蓝裙的女孩蹲在河边,手中不时有什么向河中撇去,引得鸭群都向河岸游来,河面忽而就乱了,群鸭争食,岸上的女孩却是咯咯笑了。
“呦,瞧瞧,这谁回来了啊?”我应声回头,却见一个满头银丝的男子笑着向我走来。
我展颜:“李伯好。”
“小妮子还认得我啊!”李伯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逗得我笑出了声:“李伯您还是和以前一样呢,我自然就认出您了。”
“小妮子嘴还是这么甜。”李伯平日里是个谦逊的人,但晚辈的称赞的确让他很受用:“想你当年和你爸要乘船,还是我撑船。你爸喊我一句李伯,嘿,结果你这小妮子也喊了句李伯。结果这一喊就是好几年。虽然乱了辈份,不过,无妨!”
我笑笑。李伯是村中的文化人,后来没少看父亲那一代的风靡小说。武侠看了不少,连带着说话也一股豪情。
“哎,李伯,好久不见了您。”我转身,正是父亲办完了事来寻我,这会便和李伯谈上了。聊的无非是些家常。
见没我什么事,我便顾自走向一旁,静静看起那河水来。都说工业发展,河水污染。但故乡这条“母亲河”,却是与往年无异。细细想着,还能想起以前是在哪玩的水,是在哪喂过鱼鸭,又是在哪放下一只纸船……莫名地,我从包中拿出一个瓶子,盛了些河水。
“盛河水作什么?”父亲已和李伯聊完,见我从河边从回,开口询问。
“好玩。”我自己竟也是不知为何,随口应到。
“随你。”父亲无意再说什么,任我将瓶子带上车,便驾车离开了。
一路上,我都凝望着村中的河。河流蜿蜒,漫漫不绝。直至它渐渐远了,我才看向了手中的瓶子。
这是我的河,有着属于我的隐秘。
时流是水,我们自己却都不曾察觉,曾有多少珍贵的回忆积淀其中。
水不息,时不止。只愿,似水在流年。
(指导老师: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