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第3题】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沈亦)
“你别挤我。”
“知道了。”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密室逃脱啊。”
“说实话,我也觉得这……哎呦!”我只觉得脚下一空,两眼一黑,好像……我从楼梯上摔下去了。等到我睁开眼睛才发现,我怎么坐在别人家的楼梯口。我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撑着腰,这一跤可真摔得不轻!冥冥中,我觉得这个地方怎么那么熟悉呢?我立马掏出手机,打算让同学们来找我,毕竟密室逃脱这种东西,说不准的可怕。但,我一掏出手机那一刻,看到屏幕上的数字,时间仿佛凝固了。
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公元2029年,这么说,我穿越了?但是这穿越来的也太过草率了吧,摔一跤还摔穿越啦?我沿着楼梯一直往上走,直到看到一间绿色的卧室,才敢确定这是我家。看来这几年,我爸妈的审美一直在改变,唯有我,还是那么稚气。一步迈进原来写作业的地方,书桌上的东西依旧杂乱地堆放着。
“沈亦,我先走了啊!你把房间理理好!”
“知道了,妈!”
“沈亦”?这不是我回答才对吗,难道……我遇到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了?我的心随着上楼的脚步声提到了嗓子眼。
“你来啦!”她好像早知道我要来。
“嗯。”我也是被吓着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她把我拉进书房,指着书桌和书柜,我这才看到,大大小小的箱柜里装的都是孩子们的照片。照片里的她和孩子,笑得很甜,她告诉我大学选专业那年,她选了老师。
“你难道忘了吗?你一直想做个设计师啊!这可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啊!”我眼里的失落早已掩盖不住了,小野兽在心里发出呼噜的不满声。
“我没有忘,做设计者是我一个压在心里的梦想,但梦想终究是梦想,它终究只能化作人生路上的一种动力罢了,现在的你还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现实,我也曾不相信大人说的话,但时间会证明他们的话是正确的。”她的眼睛里亮晶晶的,仿佛又千言万语要对我说,但好像又不那么容易说出口。
“我们出去溜达吧。”或许是想掩盖什么,她很快转移了话题。
“好啊,我也想出去看看!”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十年,将一座我本最熟悉的城,变得无比陌生,原本是绿水青山环绕的城,却变成了如今充满着压抑感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一个没有灵气的灰色空间。
这让我感到极为不舒服,甚至有点不自在。但她好像习惯了的样子,低着头,在空荡的马路中央,快步的走着。说是要带我去一个地方。
“这应该是唯一没有被压抑感充斥的地方了。”但我没有想到,这所谓净土,竟是我曾经的学校。她告诉我,她现在工作的地方就在这里。教学楼原本充满个性的红墙被漆白,黑瓦白边的房顶,被改换成了冬暖夏凉的玻璃。正值秋凉,那一条银杏大道泛出的金黄,成了这灰色空间中,最夺目的那一抹色彩。秋风一拂,满树皆是镶了金铂的蝶,泛着夕阳下的一点余晖。路上的树叶堆积着,踏上去,便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松松软软地如同陷进了温柔乡,所有的压抑、不自在,都早已融化在这一路杏叶里。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曾经还在这个学校里时与朋友们一起追过的星,我加快了脚步,拍了一下她的肩。
“对了,你还在追星吗?”
“……你要知道的,所谓来日方长……即是委婉的永别罢了……”
她一时语塞了,眼里满是诉不尽的遗憾与无限感慨。“我这么跟你说吧,他们从那以后,几乎就没有交集了,从那年起,我期待着每一年的冬天,因为我知道他们不会成为哪一年的限定,但那么多年以来,所有的等待,换来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他们,在我低谷时帮我拂去悲伤,只希望他们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偿所愿,感谢岁月温亲光阴感慨,感谢时间恰好命运安排,遇到他们,是我遇见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她转过身,眼里的泪水早已掩不住了。
我知道她此时的痛心,毕竟,他们曾陪伴了我整个青春,这一放手,再次遇见,不知道又该是哪一年。我只希望,下次遇见时,还是在一个盛夏,他们还是少年。
她与我并肩而行,嘴里哼着我听不懂的歌。
“千帆过还天真……”
回家的路很长,她搭着我的肩,继续哼着那首歌。
夜深了,我走进书房,找到了那一摞日记本。十年了,还是那个把日记本藏在书柜最深处的傻女孩。我没有想过,这日记一记就是十多年。我打开日记,才发现今天还没记,我拿起笔,开始写。
“2019年,9月5日……”
“……”
这篇日记,在她看来,或许是极为幼稚的,我提醒她好好睡觉,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因为在她的日记里的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在她的日记里,我读不出任何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期望,读不出任何青春年少的曼妙,我能从她日记里读到的,是没天光的疯狂梦境,日记中有记录她喝酒,酒很浓,很烈,也很香,她不会喝酒,却喜欢看着红酒在酒杯里摇曳的样子。她总爱在失眠的夜晚将自己灌醉,将那些发生过的不愉快忘得一干二净,等第二天酒醒,她又会变成那个扬着甜甜微笑的女孩。或许她喝过的酒,都是她负下的伤,所谓的微笑,是对内心空虚的伪装。
我渐渐地开始害怕,因为她是我未来的模样啊……
我躲在书房里,悄悄流着眼泪。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破晓,一束光招进来,才完全使我清醒。我揩了把眼泪,头疼的要命,一低头,发现什么日记本子都不见了,只余下手中的一支笔,还有一个未打开的白色信封,我打开信封,展开信纸,上面只有一句话。
“去吧孩子,趁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信的末尾没有留下姓名,仅有一排不是很清晰的日期。
“2029年,9月5日。”
作者:沈亦 德清县千秋外国语学校 ,初二801班
指导老师:邵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