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1现代式的三国鼎立王艾
现代式的三国鼎立
话说刘备夺了西川,在许都的曹操那是气的直咬牙。刘备在西川的位置也没坐稳,百姓的民心还不齐。江东的孙权更急了,刘备夺了西川,却不还他荆州。一想到荆州拿不回来,他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三个人是都想着把另两个灭了,无奈连年征战,没钱了,怎么发展经济是个大问题。
忽然,一道金光照亮了整个大地,待光茫散去后,三个人定睛一看,他们手上各拿着两本书。一本的封面像宝玉一样洁白发亮,上面写着:《国富论》—亚当.斯密;另一本的封面颜色赤红,上面映着:《资本论》—马克思。
曹操看着这两本书,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国富”是什么意思他还知道,可这“亚当.斯密”、“马克思”、“资本”是什么,他可从来没听说过。
“来人啊”曹操大喊一声,几个侍从跑到了面前,“你去通报文武群臣,孤这几天身体不适,不便上朝,让我儿曹丕代我主持朝政。”
“属下明白。”侍从说完马上就去办事了,而曹操紧闭大门,谢绝来客,一个人在家中钻研起两本书来。
刘备这边,发现手上多了两本书,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他的军师孔明。
“来人啊,快把……”话音未落,只见诸葛亮正快步走进了刘备府中。刘备一见,连忙说道:“军师你来的正好!今早备在府中处理政务,未曾想到天空金光一闪,手中竟拿着两本书,请问军师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接道:“主公先别急,刚才天色大变,金光一闪,百姓们必受到惊吓,眼下最重要的是派人去走访安民,至于书的事,请主公将书借亮几日,容亮观过之后再下定论。”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便去走访安民,而诸葛亮回到府中后,也像曹操一样闭门不出。
与此同时,孙权立刻召集了手下的文武百姓商议两本书的事。
“诸位爱卿有何高见?”一下子,整个朝堂上众说纷纭,那个文官说红书好,这个武将又说白书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孙权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突然,孙权想起了哥哥孙策的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喻。”一看,张昭站在角落里低头不语。
“子布啊,你有何想法不妨一说。”听到孙权点名了,张昭这才走上前去,行了一礼,说到:“主公,臣以为白书乃是富国安邦之奇书。想我江东自古以来乃商贾云集之地,百姓安居乐业。欲富国,则先裕民。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依耳之见,白书放商贾、富百姓的国策才是上策。”
孙权松了眉头,起身说道:“爱卿的一番话让促谋如梦初醒。天赐仲谋治国之道,仲谋怎敢逆天而行,加上爱卿的一番话,让孤决心已定。”
而此时,曹操也正从屋中出来了。他仰天大笑,说道,“大耳贼刘备,有此妙计,孤焉能不破你?”
曹操召集了手下的文武百官,升起了中军大帐。“诸位,孤受上天恩赐,得此红白二书,孤闭关细读之,觉此二书实为有趣,此二书均述治国之道,孤在这几日做了些手稿,请各位细读之。”说完,曹操便让人将手稿传了下去。待所有人都读完了,曹操问道:“想必诸位都已知此二书之内容,孤问各位,哪本书写得好?”
谋士荀彧荀文若站了出来,对曹操说:“丞相,臣以为白书比红书写得好。民贵君轻,此及孟子所述,百姓富才能国富,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称霸也。”
贾诩贾文则见状,立刻上前说道:“丞相,在下不同意文若的观点,自管仲以来,皆以农为本,商为末,纵使商贾再富,而无粮可购,百姓岂不是要饿死路边?再则自古商贾皆奸佞谄媚之徒,若放任自流不加管束,日久必乱朝纲毁民心,霸业难成!”
“好!”曹操突然开口,“文则的想法与孤无异,商贾皆为祸害,孤早有除商贾之心,既然天赐我曹谋称霸之道,我有何理由不用呢?”
曹操说完,让文武群臣退下后,叫了侍从上来,曹操嘱咐道:“你去派些亲信去监视刚才走出去的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动作。还有,将这本白书拿去烧掉。”侍从不敢怠慢,立刻跑去执行了。
与此同时,刘备正在诸葛亮府中来回踱步。门一开,诸葛亮出来了。刘备刚想说什么,诸葛亮将刘备制止住了。
“主公,先别急,容我们到主公府上详谈。”于是二人便来到刘备府中。文武官员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也赶了过来,诸葛亮一见,忍不住笑了。一个小卒走到诸葛亮身边,对他低声说了些话,诸葛亮点点头,又微微笑了笑。诸葛亮上前行了一礼说道:“主公,各位将军,亮闭关几日潜心阅读,亮深感此书真为奇书也。亮虽未读尽天下书,却也略有学识。此二书所述内容之新颖,是亮平生未曾所见。亮派探马去曹操和东吴那儿打探,正如亮所料,曹操和孙权的情况正和主公一样。”
刘备听到这儿,坐不住了,问道:“军师,这红白两书所讲何物,备又该如何处理?”
诸葛亮笑了笑,对刘备说:“主公莫急,容亮慢慢道来。红白二书所述之物,均为治国之策,白书主张自由贸易,民富则国强;红书批判商贾,主张社会大同,国富则民强。亮以为孙权会选择前者,而曹操会选择后者。
刘备又忍不住打断了诸葛亮的话:“军师,曹操和孙权备不想管,备应该如何做请军师赐教。”
“主公莫急,依臣之见,主公应该红、白并用为上。若只按白书所见,百姓皆以私利驱使,强弱有别,富贫不均,虽富而不安定;而只按红书所见,亮以为虽高瞻远瞩,然民心开化尚未如此,恐不符合现实。此二书皆与我国国情不符。俗话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臣之见,主公可以通过书中原理为基础,打造出一套符合国家的治国方针。”
刘备高兴的合不拢嘴,握住诸葛亮的手说道:“军师实乃天神下凡也。”
于是,三国开始了他们的各自改革。
吴国率先完成了他们的改革。自由经济,让商人随便卖买,不受管制。一开始真如书中所言,吴国开始民富国强,欣欣向荣,孙权开心得不得了。不料物极必反,商贾贪心不足,搞出个经济危机,十年没缓过神来。吴国危。
魏国的改革也算完成了。曹操和群臣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制定了宏伟的国家发展计划,对百姓严加管束,人人按照计划办事,层层管理。一开始办成了很多大事,国家实力大增,把曹操看作了天神。但时间长了百姓还是很穷,民心思变,结果司马懿趁机夺了江山。魏国亡。
蜀国的改革融合两本书的各自优点,结合自身国情,在诸葛亮的策划下,不照搬书中所说,有了很多创新。虽经历了坎坷曲折,总算化险为夷,国力渐渐日上。又助强扶弱,消除贫困,发展民生,百姓安居乐业。
蜀国终成伟业,又经历数十载后人心所向,天下大同,那是后话了。
指导老师 金爱娟 134861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