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第一题】+我想回到明朝+刘歆雨
我想回到明朝
——谨以此篇献给华夏的飞天梦
万户,真名陶安道,洪武元年被封为万户。曾坐于木椅,下铺火器,手举巨蒲,命仆点火,半空而爆,遂卒……
(一)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陶氏山长,屡建奇功,故兹封‘万户’。特命其寻升天之法,弘大明之威,以显之志,畁以殊荣。”太监独有的尖细嗓音在陶府正厅中响起,“恭喜万户”他接着道,后指了指我,又道:“这是皇上赐予万户的书童,博古通今,精于天理地玄,定能助万户寻到升天之法”。
“臣,谢皇上隆恩”
我闻言抬眸,只见眼前人面上淡淡,眼中却含豪情壮志,一身青衫,温润如玉。我的目光与他的目光相遇。
这是穿越了千年的流光。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玲珑封火丸,入骨存相思,他年再得志,唯见九霄上。小子恭喜万户”我向他作揖。他未答,只是派人先将到府宣旨的太监送出陶府,才面向我,指着几箱细软向我道:“选吧:要么带着荣华富贵离开,本万户许你一世安稳无恙;要么守着清贫度日,跟着本公子一同寻求飞天之法,会遇险,亦会丧命,你考虑清楚。”
我不禁暗笑,我跨过山河岁月而来,又岂会折服于区区钱财,千年如霜的风都抵不过他黄泉路上缥缈的执念,那一句“为升天,魂飞魄散又何哉”的感叹,才让我撕开时间的裂缝,幻化重来。
“舍尽人间烟火,只见山河远阔。”小子名唤,青玄。
青,陶之色也;玄,天地者也;青玄者,陶升天也。
(二)
“砰”又是一声巨响,升到半空的物件再一次爆炸,火光在白昼中绽开,如同易冷烟火,火罢,则空中弥漫着黑烟,如同屏障,疏离了物是亦疏离了人非。
这是第六百五十四次失败。
“公子”我张了张嘴,却不知说些什么,看着身侧的青衣公子和他因紧握而寸寸发白的手指。秋风起,凉如落花吻住了他的殇,又怎么甘心?
他听出我话中的迟疑,便道:“与你说过多少次,不必愚忠于本公子,你要忠于的只有‘升天’一愿”。听出他语气中的肯定,我鼓起勇气道:“公子,青玄想这应是……应是火器的问题!”
闻言,公子惊了:“不可能!每一个火器都是我亲手制作安装的,怎么会出差错!”说罢便疾步跑向一旁的火器坊,熟练地打开几个侧柜,翻出还未用过的火器,仔细地检查起来,接着取出其中一个,将其点燃向空中扔去,安然引爆。
见公子面露欣慰,这火器定然没错!看着与刚才无异的白烟,我心下微动迅速地拿来纸笔,画下心中所想。
将记忆洗涤,愿不负兴亡。
一刻钟后,一个无异于火器的东西跃然纸上,只不同的是,这玲珑物件身后有一块缺口:幽深的气口,诉说着它续断的长生。
很快,一个改装后的火器就从公子灵巧的双手间成形。
点燃,然后抛向空中。
一股白气从尾部开始聚散,然后将这火器直逼上云天,直至尾部白烟不再火器才落下。白气在空中一点一点地散开,如同薄薄的雾,似真似假,似梦似幻,阳光投在那薄雾上,形成无数微小又细碎的光耀,一时明晃,让人挪不开眼。
真好,终于要成功了……
(三)
“呵,你万户自是不差银两,可若损我陶氏者,定不容存”
“成万户自是不一样,安道,你可知你所谓的‘升天美梦’要花去多少银两,你为了所谓的科研,就要抛下陶家,置其于不顾了吗?”
“道儿,如今明皇已不再看重你的‘飞天’,你又何苦执着于此!”
面对陶氏中人的步步紧逼,他已无路可退,也不愿再退。
“众长辈息怒,晚辈今日定给大家一个交待。”说罢,便快步走向祠堂,阴冷的风伴着推门声呼啸而至。
待众人皆入,只见他一撩青衫,跪于祖宗牌位前,缓缓开口:“陶氏安道,不孝子孙,未能领陶氏而煌,今面列祖列宗,请辞家主,驳至后山。”语罢,是三个响头,然后挥衣而去。
后山,不过荒凉。呵,既已为‘升天’不惧生死,那荒凉,又有何惧,那清贫,又能怎样,那无人能懂,又有何妨?!
(四)
“点火,青玄”他的声音中竟带了难得的威严。
我的手难以自制地颤了颤,看着端坐于白琉璃制成的吊篮中的公子。吊篮中端放着食物、纸墨、备用火器,甚至还有保暖用的铁粉和制氧用的水藻,下部安了几十对火器。
生命如夜幕终要散场,而他只想活成流星模样。
谁又能说清辗转的沉浮,不觅归途。
“点火”见我发愣,他加重语气。
“为君早生死一掷,只愿能升九天以报大明。”
平淡的语气,入耳却字字如誓言。
火光一闪
绝尘而去。
再度睁眼,不过是一碗来自孟婆的算计,只剩下耳旁苍茫的声音:
大风滂滂,大朝泱泱,旋风盘踞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与千古未绝,天地并存,日月同辉者,唯我公子无双。
德清县华盛达外语学校 171班 刘歆雨
指导老师: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