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组 1】 我想回到秦朝——洪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公子扶苏修筑长城身无寸功,反而处处埋怨寡人,身为皇子理应自刎以死谢罪……”我眼前强烈的白光逐渐消失,耳边传来黄门那尖细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在宣旨。不一会儿,我慢慢能看清附近的景象了。我正处于军营中,往远处望去,似乎在草原之上。往近处看,只见一排排身披盔甲的士兵举着黑底色上面写着不知是何字的军旗,看起来甚是壮观。
“等等,士兵?盔甲?军旗?”我此时才反应过来,这周围简直就像是一个拍古装剧的片场啊。我努力地回想了一会,这才想起来我是怎么到这里来的……早晨我正在阅读有关于秦朝的历史,当我看到扶苏因赵高等人篡改圣旨而自刎,从而间接导致了原本已经统一稳定的大秦王朝被胡亥“败”光时,我十分惋惜地感叹了一句,假使崇尚儒学仁政的扶苏继位,大秦王朝也许还能繁盛个百年,甚至我们这些汉人被叫成“秦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正这么说着,我手中的书突然变成一个白色的漩涡将我吸了进去,整个人感觉,我就到了这里了。
“天那噜,我再也不乱立falg了!”我的内心一阵狂风暴雨。“既然穿越到了秦朝,那就试试看能不能改写掉那些遗憾吧。”我默默地安慰着自己。“上卿,您为何不在军营之中?宫里来的大人正在宣旨呢。”忽然一个穿着像将军的人打断了我心中的遐想。我连忙回应道,“啊?哦,吾正欲入内。”等等,刚才那人叫我“甘上卿”,我怎么不记得哪本书上写着扶苏身边有个姓甘的上卿啊?我看看自己的手,这才发现这具身体竟十分年轻。嗯……对了!史书上不记载着一个“神童”甘罗嘛!在秦朝如此年纪就位列上卿之位的想必就是甘罗无疑了。据记载,甘罗少年时便成为秦国丞相吕不韦的门客,更是在十二岁时出使赵国,只言片语间便夺下十一座城池,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可不知为何这名天才在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史书中再无记载他的后续。现在看来他是被秦始皇派到扶苏身边了,后来是因为扶苏的惨死,才使这名本应该在历史上大放异彩的天才默默无闻了吧……
“上卿?上卿!您其所为?”此人的呼唤让我意识到自己想的太久了。“无碍,吾即刻入内。”我缓缓走进军营,内心充满将要碰到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的紧张和即将改写历史的兴奋。可没想到一进大帐内,我就愣住了。只见扶苏手持着佩剑对着自己的脖子,像是正准备自刎,一旁蒙恬将军像是正在急忙劝说着。而那个手持诏书的黄门站在旁边斜视着这一幕,他脸上表现出一种很不屑的态度,像是为蒙将军的劝阻而不满。他一见我进来,就连忙把诏书摆在我面前说,“甘上卿您看,这诏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先皇遗诏命公子扶苏自刎。而蒙将军却在此劝阻,这不是让奴才难办吗?”他满以为身为罪人吕不韦从前门客的我会很识相,配合他一起逼扶苏自刎。可我却装作没看见的样子,径直朝公子走去。蒙将军看到我来了,叹了一口气说“甘上卿、您也来劝劝殿下吧。”扶苏看着我说:“甘上卿,岂汝亦欲逼吾行那不忠不孝之事?汝亦学过礼,君命父命均不可违啊!还是让吾遵循父皇遗诏吧。”说罢便举起手中的佩剑对准自己的脖子。“不要,殿下!您且听吾一语。”我连忙喝止到,“殿下难道您没有仔细想过,先皇为何突然颁此遗诏呢?”“这还用说吗?诏书放到百官面前必需经过符玺令事赵高之手,定是那赵高、胡亥之流在那捣鬼。”蒙恬将军在一旁愤愤不平地说。“可知道这些又能如何?倘若我此时回到都城,天下人只会认为我扶苏违抗皇命,是个不忠不孝之人。”扶苏满脸不甘地说着。“殿下可曾想过,您自刎后,谁会继承皇位?定是那赵高扶持胡亥公子登基。殿下您身为其兄长自然知道胡亥公子的为人和能力。他从小不学无术,根本不懂得什么治国之道。到了最后,遭殃的可是天下百姓啊,先皇打下的江山必然会毁于一旦,公子您可否想过这些?”“唉……上卿言之有理,那依卿之意,在下该如何抉择?”扶苏一边说着一边慢慢放下手中的佩剑,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怜悯和希望。“公子您和蒙将军带领军队攻回咸阳。只要让胡亥公子和赵高说出实情,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定能还公子以清白。”黄门看扶苏已下定决心,自己无力回天,只能叹一口气默默退下了。
攻回咸阳的一路上出奇得顺利。蒙恬的军队北抗匈奴多年训练有素,一路上势如破竹。再加上大部分秦兵完全没有抵抗之意,不到一月便攻破咸阳。扶苏至此成为秦三世。 扶苏当上皇帝后停止了其父皇大兴土木的行为,还修改了法律,减轻了徭役,百姓对他称赞有加,都真心拥戴他。
不过在立法这件事情上,我与他之间是有过一些分歧的。为此,我还与他有过数次辩论。扶苏推崇儒家,所以想将法律变得十分宽松,想让百姓通过自己的道德来约束自己不去违法。而身为现代人的我却是相信法家。我认为法律应该严苛一些,才能使人民不敢违法,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最后他也是接受了我的想法,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将法律变得太过于严苛,使百姓受苦,只是加重一些对于社会治安有非常重大影响的事情惩罚。对这样一个“执迷不悟”的君王,我只能叹一句他不愧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儿子。即使知道这样做不利于自己,却仍然遵循着自己的原则做事。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在人类出现的几千年中能做到此事的又有几人呢?
不过大部分情况下他还是极其相信我的。比如说有一次我向他提议大力发展商业,他十分疑惑地问了一句“吕相于《吕氏春秋》有云‘农为本,商为末。’上卿为何劝我发展商业?”“陛下,您其实理解错吕相的话了。您想,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确实没错,可是如果一株大树只有根而没有枝叶,这株大树能茂盛吗?”“上卿之言有理,劬劳汝真是孤股肱之臣……”此时我才知道我的字是“劬劳”,出自《诗经·小雅·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让我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奇妙——和我原本的名字竟大有渊源。
我与扶苏既是君臣,也是朋友。我一直站在他的身边,通过我过去看过的那些历史书籍,将我知道的好的政策一条条告诉了他。在他的统治下,秦朝一步步强大了起来,成为了一个商业极其发达、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一个有着法治社会的国家……
突然有一天,我再次遇到了那个白色漩涡,还是一样的感觉。等我睁开眼后,只见周围已是我久违的房间。我的房间什么变化也没有,跟几年前一模一样,再看看窗外,尚未日中,仿佛我在秦朝渡过的几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发了疯般扑向我原本看的历史书,仔细一看,发现历史真的被改写了!对于我自己这几年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却只变成一行行字,我沉默不语。突然,我看到了甘罗的加载:“甘罗,字劬劳,位至上卿,与秦三世扶苏极其亲近,且此人想法超同时期近千年……”看到这些,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作者:洪彦 学校:湖州市德清县千秋外国语学校 八年级一班 指导老师:邵赛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