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方便反比于隐私吗
未来,方便反比于隐私吗
姚宇辰
作为00后,我没有见证过大哥大的时代,也对诺基亚等按键手机的时代没什么印象。但3G、4G的出现,我司耳闻目睹的。当代社会进步飞快,从上个世纪1G的大哥大,只能通电话,到2G能发短信;从3G起步能看图片,到4G短视频、游戏行业的兴起。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但是否有人想过,新的时代,我们的隐私会去哪儿呢?
我国10年代之前普遍使用纸币作为商品流通的一般等价物。过了几年,刷卡消费开始流行,再过几年,移动支付普及开来。人民消费日趋方便。但我们的隐私呢?从现金消费基本上没有人侵犯我们的隐私,到我们把一部分隐私交给银行保管。后来呢,企业家保管了大部分我们的大部分隐私。这不觉得很荒谬吗?这简直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觉得越来越方便,可隐私却越来越少。换言之就是未来,方便反比于隐私。
有人可能会反驳道:舍弃隐私换取方便利大于弊啊。你看,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新一代的消费媒介,扫一扫,不仅能省钱,还能省时间。在之前,付一个价值不整的商品,比如说价格¥48.5的牛奶,那是何等的麻烦!的确,移动支付是方便了许多,也安全了许多。但从互联网的发展的黑暗面看,这优势依我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有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图方便的心里,向人们提供各种捆绑App,窃取人们的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户籍、家庭地址,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同样是求方便,有些大学生向那些所谓的网贷机构申请所谓的“学生贷”。“学生贷”通常门槛极低,利息却很高,且陷阱遍布。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很容易调入“商家”设计的“沼泽”中,并且“利滚利”越陷越深,最后精神崩溃,匆匆告别这个世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想象你一进入商场,就收到了商场发给你的推送:“亲爱的XXX,应该去XX,XX比较热门。”这很方便,但商场怎么会知道你所处的位置呢?从法律上看,你的人身自由权应该 已经收到“侵犯”了呀。但你却没有理由起诉商场,因为现在,所有的人身自由权利都受到了一定的“侵犯”。
在古代,不小心犯了事,害怕被杀头,学学陶渊明吧。隐居深山,享受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景象,这便是对人生最好的救赎。但换做现在,那是不可能的。逃避责任只会罪加一等。当代的监控遍布角角落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学校监控网络的全覆盖。学生在哪儿点的外卖,在哪儿吵架都能查得一清二楚。有监控注视着一切,我们能躲到哪儿呢?
都说今年是5G的商用元年,5G的到来,很多人欣喜,我却有些担忧。VR、AR、全民自动驾驶、万物互联技术的到来,无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但从上面的例子推出的隐私反比于方便,我们可以看出,极致的方便所带来的隐私为无穷小。这不难理解,假如未来你的笔能作为血压计、体温计、字典等存在于你的生活中,那是不是代表一名有技术的黑客就能轻易的轻易控制你的生活?
未来,相信人们为了隐私,是不会舍弃方便的。万物互联的诱人,人们为了方便是不会放弃的。这就对我们的互联网的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悲观的讲,我们个体最高尚的灵魂在未来,真的存在吗?
作者姓名:姚宇辰
学校: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
年级:高一
班级:3班
指导老师:李燕